第5部分 (第1/4页)

说完,张维就走了。吴亚子头抬了半天,等张维走了,才回过神来。她一把将手里的饮料朝张维砸过去,趴在桌上哭了起来。她的心里充满了愤怒。

他们就这样分手了。

张维仍然没来上课,但也不去图书馆了。他躺在床上看着卢梭的小说,心里一直想着吴亚子。现在他再也不想去找她了。他觉得他们天生是两种人,可为什么老天非要把这两种人放在一起呢?是要惩罚他?还是要考验他?

三天,仅仅过了三天,张维瘦了一圈,眼睛也深陷下去了,更加忧郁了。

一天,他又收到了一封信。是一个高中时的同学写的,在南方某所大学里读哲学。信的内容竟然是他当时改编后发出去的那封神秘的信,但在信的最后,那位同学写了两句话:尔生之前尔是谁?尔死之后尔是谁?

张维对这两句话并不陌生,他看过一个有关达摩故事的录像,当时达摩是印度某国的王子,在一天突然接到一位和尚写给他的一封神秘的信,信的内容似乎就是上面这两句话。达摩在看过这封信后,便离开了王宫,从此悟道去了。

张维真的想不到,这封从他这儿发出的信,最后竟然这样又轮回到自己这儿。张乐大概已经意识到张维的变化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来信了。现在他有些伤心。现在他觉得张乐比吴亚子要好得多。张乐最喜欢他的诗了,但他已经伤了张乐的心。

张维一直也没有等到处分下来,心想,可能是李宽做了什么工作。这一天,同宿舍的同学叫他去上课,说是老师要给他们划考试的重点,便跟着去了。那几天,除了一位老教师外,其他的教师无一例外地给学生划了考试的范围,然后还给学生许愿,说是只要把笔记都看一遍,只要能自圆其说,就不会不及格的。

张维没有笔记,便借别人的看。张维的记忆力特别好,只要看两遍,基本上就能背下来。所以大家在背笔记的时候,张维却在看小说,或者写诗。有人就悄悄地说:“你看,张维,可能离疯差不多了。”

过了几天,开始考试了。考试题的确大部分都是笔记上的,非常好答。到了文学理论课考试时,是授课老师方教授和另一位教师监考。张维一看,答案全部都在笔记上。他写着写着,突然觉得毫无意义,心想,这样的考试有什么意义吗?这样想的时候,那两句使达摩出走的话又一次在他耳边响了起来。他的眼前出现了达摩出走的情景:他脱下了王冠,扔下了美若天仙的王妃们,抛弃了一切荣华富贵,毅然出走了。他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参悟人生与世界的至理,然后拯救世人。

于是,张维在那份卷面上顺手写下如下言语:

退 学 书

公元一九八八年一月六日,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这一天,我的大学结束了,而我探寻生命真理的时刻开始了。

半年前,我来到了这所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大学。可是,也仅仅半年,我对她已经彻底失望了。我由此常常怀疑我的父亲。这所学校完全不是他所说的那样,到处都是无学之辈充当着权威,到处都能碰到平庸之士在指手画脚,到处都是保守的言论和蹩脚的管理,而这些并非我所轻视她的主要原因。我轻视的是她胸襟的狭窄和对自由的禁绝,我轻视的是她崇尚知识和技术而漠视真理与良知的内心,而这两点,恰恰是北方大学在我心中的最高精神。在这半年多来,我四处寻找着它们。我的眼睛里充满了焦躁的血丝。我失望了,彻底地失望了。

人们常说,大学者,非有大楼,而是藏有大师也。何谓大师?是那些技术上的精英?还是那些知识的仓库?非也,大师者,乃大精神的持有者,乃人类之大良心也。技术因欲望而容易得之,良心与精神却会因欲望而易失之。我碰到过很多夸夸其谈者,那些人被誉为大师,但我未尝见过其大良心。昔日,孔子可以冒天下之大不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然而今人是顺流而行,我没有见过逆流而上者。

当今天下,思想纷争,人心动乱,正是需要大教化与大改革的时候,正是英雄辈出、圣人施教的时候。然英雄与圣人何在?

张维再次退学(5)

综观古今圣者英豪,多在我辈这样的年华建功立业。然而,我辈之士在做些什么呢?在背诵过时而无用的陈词滥调,在因循守旧中倾听父辈们的怨怒之言,在花前月下消磨着我们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好看的txt电子书

我为我这半年来的行为而常常感到羞愧,但是,今天我战胜了自己。我再也不想坐在这里受人摆布,任人欺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