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 (第1/4页)

“那个要晚上用,不着急,你先帮我。”冯姑姑说着便把放着冰红茶的托盘交到了蓝宛婷的手里。

蓝宛婷只好道:“好吧,那婉儿就先帮姑姑。”

到了御书房门口,蓝宛婷便收了咒语,虱子不见了,冯姑姑的头痒自然就好了。

只是事不凑巧,蓝宛婷来的时候,皇上正和丞相商议国家大事,蓝宛婷只好站在御书房外等候。

烈日炎炎的夏日,气候格外闷热,御书房开着门窗,站在外面的蓝宛婷,隐约听到了里面的说话声。

“清河水患刚过,粮食绝产,民房大面积倒塌,百姓们流离失所,现在竟然雪上加霜又生瘟疫,朝廷赈灾已经迫在眉睫。”池醉墨焦燥的说:“可是,自从朕登基以来,国库一直空虚,而全国粮价一涨再涨,你说让朕拿什么来赈灾?”

“皇上,国库还能拿出多少银子来赈灾?”说话的是一个声音略带沧桑的老年人。

池醉墨沉声道:“不能全部用来赈灾,所以,最多也就能拿出五六万两,但是这点银子,若换成粮食,对于赈灾,恐怕捉襟见肘。”

卷一【桃花劫】 第111章 赢了可以随便摸

第111章 赢了可以随便摸

丞相道:“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增加一些赋税来充实国库?”

池醉墨当即否决:“虽然这是个办法,但现在暂不可行。毕竟朕继位宣召减税到现在还不满一年,朕不能出尔反尔,失信于天下。”

丞相又建议道:“那咱们还可以号召京城内的王公大臣和富商们一起为灾区捐款?”

其实,大多数富人都有吝啬的毛病,向他们募捐也不是易事,况且,池醉墨还考虑到自己继位不久,就从他们身上拨毛,这些人怕会反弹,所以,如果不到万不得已的程度,池醉墨还是不愿意这么去做,便摇头道:“这个方法也不太好,只能解燃眉之急。”

“那咱们多多铸造钱币?”

“不行,钱币泛滥只会给国家带来严重后果。”池醉墨这时终于切入正题:“丞相,朕有个想法,已经酝酿很久了,如果能付诸实施,可以很好的缓解国库空虚的问题。”

“哦?皇上请讲。”

池醉墨说道:“朕的灵感来自于钱庄,就是咱们可不可以跟钱庄学,以朝廷的名义向民间借款,并许以不低于钱庄的利钱,等到朝廷将赋税收上来,再给他们兑换,这样不就很好的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了吗?等三年一过,朕再看国情是否需要加税,丞相,你看这个方法可行不?”

丞相双目闪亮,大喜道:“皇上,这招实在是妙啊,比老臣想的方法好太多了,老臣觉得可行。”

池醉墨显的有些无奈:“只可惜这件事说起来容易,真正实施起来却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短时间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蓝宛婷在外面听的清清楚楚,不由对他竖起大姆指,想不到池醉墨一个古人竟能够认识到随便印钱会给百姓和国家带来灾难,更想不到,他居然能从钱庄处得来灵感,想出发行国债来缓解国库压力,虽然他还不知道那叫国债,但是,这足以证明,这个家伙够聪明,是个喜欢动脑筋的人,看来自己的现代知识在这里是用不上了。

这时,池醉墨又说:“丞相,朕只拿出五万两银子来赈灾,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用这五万两银子解决灾民们的温饱问题?”

“这个……现在粮食太贵,就算喝粥,恐怕也不够……”丞相略一思索,“不过,臣的门客里,有人献了个一方子叫救饥丸。他说用黄豆,黑芝麻,蒸熟捣烂后搓成核桃大小的丸,每日吃一颗,可防三日不饿,这个成本低,五万两银子应该足够,只不过臣当时没当回事,如果实在不行,要不臣试试?”

池醉墨当即拍板:“好,如果这个救饥丸真的可以耐饥饿,那就这么办了。”

有道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如果皇上真要做救饥丸赈灾,那这岂不又是一笔商机吗?蓝宛婷莫名兴奋。

……

商量完国家大事,待丞相离开之后,蓝宛婷便被宁公公带进了御书房。

此刻,池醉墨靠坐在龙书案后,双眸微闭,似乎有些倦了。

这时,宁公公禀报道:“皇上,凤仪宫又派人过来送冰红茶了,您在现用吗?”

池醉墨没睁眼,只是伸出手来,慵懒疲惫的说:“拿与朕喝。”

宁公公冲蓝宛婷递了个眼色,蓝宛婷只好拿着冰红茶递了过去,一边上前一边腹诽:真会摆谱,喝个水还要人让递到手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