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 (第1/4页)

“哦?我大明皇城的墙原来是这般好翻的,看来要重建一座皇宫才行。”朱棣缓缓地说,也不知道心里想的什么。

“皇上,草民小时候跟着杂技班子,很会爬墙,身上又恰巧带着绳子和打更时防身用的一个铁爪。只是草民进了皇城,跟丢了那个人,又在此时想起此罪会杀头,害怕之下就乱闯一气,结果被侍卫大人误以为是刺客,可草民真的不是啊,皇上明鉴。”

()好看的txt电子书

“你的翻墙之物呢?”郑和问。

“侍卫大人跟得紧,我一怕,顺着城墙扔到宫外了。”

“你可知冷宫中的人是谁?”

“不知道。”高闯硬着头皮说瞎话,只觉得要累死了。他不擅长撒谎,为了对付这次审问,他一直编故事,现在有了点心力交瘁之感,恨不得要杀要剐,朱棣给他个痛快的。

“你知道又如何?”朱棣冷哼一声,语气无比强势,“朕能令你忘记得一干二净。”

高闯完全回不上话,所以根本也不说,只等着朱棣和郑和这两个人给他这一番表演打分。

“三宝,着人带他下去,你留下,朕还有事吩咐你做。”

高闯心想,你这算怎么回事,要死要活,倒是给个准信啊!可这里哪轮得到他说话,片刻他即被一位年青的武将带回了大牢,累得像打了一场仗似的,但他感觉他可能过关了。

而在皇宫里,朱棣正问起郑和有没有人到大牢里看过高闯的事。郑和只说了云想衣和调查到的高闯底细,以及和张光军的关系,其他的事只字未提。之后他毕恭毕敬地问朱埭:“皇上觉得高闯的话有几分可信呢?”

朱棣沉吟了一下,淡淡地道:“没有明显的错处,但只要略查一下,便漏洞百出。不过,虽然不知道他闯入皇宫意欲何为,但他确不是建文余党,跑到允文那里去,必是无意之举。”

“臣倒以为,高闯想随臣出海一事,其意甚诚。”郑和道:“他回答其他问题时四平八稳,唯独提起出海的事情,语气明显不同,热切了许多。所以臣想,他说是为了要入船队而铤而走险,倒有十分是真。”

朱棣轻轻“嗯”了一声道:“这是个胆大、聪明、知道进退之人,依你看,可用否?”

“回皇上,可用。”郑和认真地说:“臣自承圣意,准备出使四海一事以来,任何于此举有用之人,臣都网罗了起来。正如高闯所言,圣举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所以之前也没有经验可循,臣以为,所有堪用之材都要善加利用。何况,此人对海上的学识比我见过的任何一个人都丰富,对于水军的建制又有独到的见解,就算是纸上谈兵,也使臣获益匪浅。杀之——可惜。”

朱棣沉吟了半晌道:“那就先用吧。”

郑和暗舒了一口气,终于确定高闯的小命无忧了,立即跪下道:“皇上不必忧虑,臣可对他再做试探,而且臣有一计,可安保既能用得上此人,还不会惹来麻烦。”

第一卷 京师篇之夺宝奇兵 第二十九章 小兵传奇

“说来听听。”

“臣斗胆问一句,皇上有没有决定怎么安置太孙殿下?”

朱棣“嗯”了一声,似乎此事让他非常难以决断,“杀了他,朕实在不忍,可是放了他,又恐他被人利用,到头来免不了骨肉相残,依你看呢?”

他还是一位年青王爷的时候,郑和就是他的近侍,因此他对郑和的信任非比寻常,这样的心事,他也只有和郑和才说。

“皇上,留太孙殿下在身边,尤如在心腑要地放着一把钢刀,实是不妥。臣以为,应该依高闯之计,趁臣出使四海之机,把太孙殿下送到一个没人知道,也不可能轻易到达的地方。只是太孙殿下自幼生长在皇宫,一人在外恐怕不方便,也可能被有心之人挟持,跑回来让皇上为难。所以要派两个人跟着太孙殿下才行。”

“你说让高闯一直跟着允文吗?”

“皇上,这实乃是您天威仁厚之举啊。”郑和诚恳地说:“假如他愿意为皇上所用,就御赐他为太孙殿下的侍卫,这一生就随太孙殿下在海外之国生息。假如他不肯,那么臣带他到海外之后,可除此后患。臣虽不济,但武功谋略自信不输于他,定能把此事办得妥妥帖帖,而且依臣猜测,此人聪明机灵,不会做出以卵击石之举。”

“此人聪明是有的,但野性难驯,狠劲上来,会不会以卵击石,却是不能确定。”朱棣轻笑一声,“朕相信你能控制局面,也明白你的意思,你爱惜他是个人才,不忍让他因为无意的莽撞之举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