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部分 (第1/4页)

黄善仁拿出来的是一块玉枕,他介绍道:“这是一块温玉,枕在脑下的话能安神明目,有治愈失眠症的效果,最适合睡眠效果不佳的人或者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我这个是直接出手,三十万不还价!”

当下就有一个年轻人和两个老人看上了这块玉枕,跟着黄善仁进了里间的小房子中。三人同时进去而枕头只有一块,肯定还有一番竞争。

对于黄善仁这个人张太平不了解,而且看刘凡杨万里几个人的表情也是不认识这伙人。

张太平本不欲打听这伙人的底细,但是不远处两个人小声的对话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一人小声问着旁边的人道:“这是谁啊?以前怎么没见过?”

被问之人将声音压得很低回答道:“那个人还有旁边的三个是一伙的,四个是。。。”手在底下做了个铁锨敲土的动作。

问话之人面露恍然大悟状,张太平也是明白了,原来是盗墓的,难怪身上血腥气那么严重,因为做这种事情的人手上难免有些不干净,或者见利起歹心,沾染血腥也是常有之事。

黄善仁子个人进去得快出来的也快,年轻人面露喜色,手里面还提着个箱子,显然是他得到了东西,离间就有转账的地方,直接一手转账一手交货,帐货两清。

黄善仁出来的时候他的一个同伴正拿出来一卷字画,展开来之后看见之人全都惊讶,因为下面的落款是四个字篆字,张太对于字画张太平是没有鉴别能力的,除非遇到了那种上面带了灵气的字画,拿在手里面还能感应一下。如果是毫无灵气的字画,他只能辨别字迹的真伪,而模仿字迹或者拓印字迹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实在是太容易了,所以即便他书法还不错能辨别字体也分不清字画的真假。

先不说着到底是真是假,总之已经能让人惊讶了。而有些了解这几人身份的人眼睛已经开始微微发亮了,因为他们知道这字画肯定来自于地下,真迹的可能性不小。

正文 第326章 交易和宣传

立即有几位感兴趣者上前鉴别真伪,那位何教授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个人和这幅字画便到旁边去了,而交流会还在继续进行。

各色宝物层出不穷,但是真伪就要靠自己辨别了,交易会进行得日火如荼,但是那个主持交易的女人确实坐在拐角的一个沙发上面,这会儿品的不是茶而是红酒,瓶子上面没有标签,看不出旧的好坏,总之能将嘴唇染成妖异的红色的酒。

主持人对于交易的不闻不问这些人仿佛已经习惯了,交易会自发地进行着。睡着时间流逝终于到了张太平这一堆人了。

本来到杨万里展示了,但是却插进来了刚才拿出去鉴别的那幅字。

何教授站出来说道:“经过几人的鉴定,初步认为这是真迹,无论字迹还是纸张的年份都比较吻合,只是装裱的地方是重新修葺过的,大概是明清年间修葺的。当然我说的话仅供参考不可当做最终的依据,若是想要购买的话还是自己再看看再考虑考虑。”

说完后这位老教授就坐下来了,而这幅字的主人又过来将这幅字介绍了一遍:“字是王将军的字无疑,而且还是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变定价二百万。”缺口不提字画来历。

大家仿佛有默契般,也不问来历。只要你卖我买就可以了。其实这幅字画若是真迹的话二百万就少了,到了上面的拍卖行估计底价就值二百万。但这幅字却不能去上面的拍卖行,只能在这里交易。

字画主人说完之后就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出价,都是刚才过去鉴定过的人,对自己和同行的几人眼力很是放心,就认定这是真迹,出价购买。

两个人同时看上了,可定就有争夺了,最后还是老人以二百六十万的价钱将这幅字买去了。

这买卖两人拿着字画到里间转账不提,杨万里开始展示自己的“金龙探爪”。

纸箱子揭开后立即就有人上前来查看,这株金桂的造型实在是祥瑞之极,身若盘龙,根若龙爪,对花卉盆景有独钟之情的人呼啦啦围上来一大群,帮忙将花盆搬到旁边,一群人开始肩上讨论。

一个中年人开价道:“小兄弟准备什么价格出手这盆金桂?”

杨万里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今天带来只是想请大家鉴赏一下,没有出手的意思。”

中年人并没有将他的话当真,出价道:“一百八十万,怎么样?”

杨万里但笑不语。

中年人继续加价:“二百万!”

杨万里收起脸上的笑容说道:“真的只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