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 (第1/4页)

当时买种子的时候老板告诉张太平说这是映山红,杜鹃花里面一种很常见但却很不错的品种,因其花开时映得满山皆红而得名。至于是真是假害得栽种出来开过花之后才能知道。

映山红素有“木本花卉之王”的美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作了许多赞诵映山红的美文诗句,如宋代杨万里的一首“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将杜鹃花在木屋子周围四个角上分别种了一棵,到时候它会长成一棵大珠年年花开。

“这个又是什么种子?”也令继续问道。

“牡丹花的。”

“哦,是国花呀,这个我见过。”叶灵说道。

牡丹为多年生花株,生长缓慢,株型小,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张太平对牡丹的了解多与杜鹃,有了说兴,便停下手里面的动作问道:“你知道那里的牡丹最富盛名吗?”

叶灵知晓牡丹也仅限于知道它的名字见过几次花而已,自然是不知道那里的牡丹最为有名了,也不知道牡丹都有些什么样的品种,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然后一双大眼睛看着张太平就等他讲解了。

张太平清了清喉咙说道:“以洛阳牡丹、菏泽牡丹最富盛名。而关于洛阳的牡丹这里还有这许多相关的传说的。”不等他继续说,看见张小青走了上来。

“都有些什么传说呀?我也来听听。”张小青问道。

张太平却是没有记者说这些,而是笑问道:“你怎么跑上来了,不在下面拍照了?”

“哦,你看我这记性。”张小青拍了拍自己的脑门说道“下面的新郎和新娘想要骑在马上面拍两张照片,在下面已经拍摄得差不多了,而且听他们说池塘里面有一个大龟只有张大哥你才能召唤出来,在下面没事情了索性就帮他们上来传个话。”

“骑马呀,这是个小事情,不过要是想要两人一起骑的话是不可能了。”张太平说着拿出电话给下面范茗打了个电话让她在下面帮忙办这件事情。完了之后又朝着张小青问道“你是想要现在给大龟拍照呢还是等一会儿?”

“等一会儿吧。”张小青说道“张大哥继续刚才的花,讲讲牡丹花的故事。”说完后和叶灵并排坐在张太平的对面。

“也好。”张太平继续讲述了。

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传说,天授二年腊月初一,西京长安大雪纷飞,武则天饮酒作诗,乘兴醉笔写下诏书:“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百花慑于此命,连夜开放,独牡丹不违时令,闭蕊不开。武则天盛怒之下,将牡丹贬出长安,发配洛阳,并施以火刑。牡丹遭此劫难,体如焦炭;却根枝不散,在严寒凛冽中挺立依然,来年春风劲吹之时,花开更艳,被誉为“焦骨牡丹”。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被称作“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又传,唐玄宗李隆基有一次在后苑沉香亭畔,与杨贵妃一起观赏牡丹。为记眼前美景遂召李白来赋诗,此时诗仙酒醉未醒,半梦半醒之间提笔作《清平调》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玄宗贵妃皆大喜赞叹,马上让李龟年谱成曲让梨园乐人演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唯牡丹花开时节也。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有诗记之:“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那么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是谁说的呀?”张小青笑*地问道。

张太平想了想回答道:“这句话的出处是汤显祖的《牡丹亭》。故事描写了杜丽娘梦见一书生手拿柳枝要她题诗,后被那书生抱到牡丹亭畔,共成**之欢。后来逐渐演变成这句话,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说的。”

“这样呀。”张小青点了点头。

张太平看着她笑道:“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是神话故事里面的。传说八仙之首的纯阳真人吕洞宾曾因为调戏牡丹仙子被打落凡间,而这句话就是他在被打落凡间的时候说的。”

“那这个牡丹是什么品种呢?”张小青又问道。

张太平摇了摇头说道:“卖种子的老板说是景玉,不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