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页)

暮春三月,莺飞草长。

紫荆从家中出发的时候正是二月份,虽然看不到三月末时那草长莺飞的景象,但是春风吹过,万物蠢蠢欲动的景象还是令头一次出门的紫荆大开眼界。

会试又称“春闱”,考期在三月,紫荆又大概一个月的时间从济南赶到京城,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所以,紫荆也就不着急赶路,偷偷的放松了精神,欣赏起了沿途的美景,可是一旦放松了精神,意外就会发生。

春季多风。紫荆在渡过黄河没多久,就在半途中遭遇了一场相当猛烈地大风。因为没有外出的经验,紫荆错过了上一个投宿的镇子,下一个镇子还在几十里之外,现在正可谓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再加上紫荆年纪小,身体又十分的瘦弱,被这大风吹着吹着,不知不觉当中就已经偏离了正确的路线,朝着错误的方向走去。

偏偏紫荆还没能及时察觉,就按照这错误的方向那么一路走了下去,等紫荆察觉的时候,他已经来了保定城外,站在那,傻了眼。

仰着头,看着城门上巨大的“保定”二字,紫荆只能在心中庆幸:还好方向偏的不是太离谱,也还好时间足够用啊……紫荆看看天色渐晚,便一边责备着自己的大意,一边走进了保定城,“不管怎么样,今天还是现在这里休息一晚,明天再看看有没有同去京城的考生,和他们一起结伴同行吧,如果再走错了路可就麻烦了。”

现在正是全国考生赶往京城的日子,保定是个很大的中转站,在保定,几乎每一家客栈中都有那么几个将要进京的读书人,紫荆所住的客栈也不例外,而且,在紫荆住进房间后不久,隔壁就来了其他客人,从他和小二说话的语气来看,应该也是一个过路的考生。

紫荆觉得自己很幸运,当机立断的敲响了隔壁的房门,门很快就开了。

“这位兄台,打扰了。”紫荆按照书中所述的礼仪,对着来人深深地一揖。

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男子,身穿深蓝色的儒衫,长相平凡,却带着亲切的笑容,开门后看到紫荆,脸上的笑容未变,眼中划过一丝狐疑,却没有在面上表露出来。喜怒不形于色,这种人的心思深沉,并不是适合相交的人。

紫荆当然知道什么人能够结交,什么人需要远远避开,但是由于年纪还小,缺乏与人交流的经验,这种知道也仅限于“知道”了。等紫荆直起身的时候,中年人眼中的那丝狐疑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见紫荆直起身,那中年人也作揖道:“小兄弟不必多礼,只是不知小兄弟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此时的紫荆已经将眼前的人打量完毕,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可以结交的人,便开口问道:“不知这位大哥可是进京赶考的考生?”

“正是,不知……”

“兄台有所不知,在下夏紫荆,济南人士,正是为赶考之事前来叨扰。”

“哎呀,原来是夏兄弟,失敬失敬!不是是否愿意进屋一叙?”中年人对着紫荆邀请道,紫荆也就顺从的进了屋。

在中年人的房间里,紫荆得知中年人叫范进,是山西太原人。范进也是从年少时开始科举考试的,却是在去年刚刚中举,在得知紫荆在两年之内连过两级之后,对紫荆的知识和运气表示了极大的赞叹。两个人聊了许久,发现对方都不是什么迂腐之人,也就乐得省了种种虚礼,称呼也渐渐的从“兄台”“小兄弟”,变成了“范大哥”“紫荆”。

终于不用使用那么“酸”的腔调说话了,紫荆暗暗地出了一口气,这才将他在赶考的路上因为大风而迷失方向的事情说了,并不好意思的说道:“如果我再一次遇上类似的事,大概只能错过考期了,所以,今晚想找个同伴一同上京,不知范大哥你是否方便……”

“相逢即是有缘,你我同是读书人,本就应该互相帮助。再者,你叫我一声‘大哥’,我就认你这个小弟,科举考试是全天下读书人的头等大事,紫荆你才十三岁,就已经高中举人,可谓前途无量,大哥理应为小弟的前途着想,别说我本就是要去京城,就算我不去,也应该将你一路护送过去才是啊!”范进一番话说得在情在理,将紫荆感动的热泪盈眶,直道大恩不言谢。

鸡鸣三声,紫荆和范进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踏上了路途。有了同行之人,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行动,但却胜在安全轻松,一路上,范进说了很多他家乡出名的风景与特产,紫荆也不甘示弱,凭借着曾经看过的名人游记,从天南说到地北,经常让范进目瞪口呆。

一路上两人说说笑笑,紫荆觉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