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部分 (第1/4页)

“杜大人,不是他所写,并不带表他不会找人代写一张。。。”候大人反驳道:“此事关乎大唐科举的声誉,还请杜大人三思。”

杜如晦笑道:“孟星河。我问你。《论语》和《明经》你能不能全文背诵下来?”

显然,杜如晦如此聪明的人,当然知道那张小抄上不过是照着《论语》《明经》择抄了一些比较经典的句,以孟星河的学问,不可能连如此简单的句都记不下来,还要抄在纸上带入考场

这明显就是受了人的诬陷。

孟星河照着杜如晦的提示,一字不差将两本书上比较经典的句背诵下来。。。杜如晦听后对着众人笑道:“试问一个能将书本背下来的人,还需要带这些没有用的小抄进入考场,这岂不是画蛇添足,贻笑大方么?”

杜如晦一语道中。下面众人的议论声顿时大了不少。这些句,只要是能够参加院试的人都能够完全背诵下来,根本没有必要带小抄进去,这当中难免就有疑点存在。那大家立刻将目光投向那个监考官和负责搜身的侍卫,心里都在想可能是受了谁家的银,来此陷害无辜学。他们都是十载寒窗的学生,在还没有步入朝堂之前都是极有正义感的人士,自然见不得这种龌龊的勾当,所以,支持孟星河的声音难免就多了起来。

候大人也不是傻,就算知道杜如晦瞧出端倪,他也在心中暗骂这群废物,做点事情都会弄出马脚,真是没用。。。呵呵一声,候大人面不改色道:“杜大人,你我二人同为主考。但谁也不敢断定此究竟带没有带小抄进考场。再则,就算他现在会背,谁也不敢保证在考试的时候,由于心中担忧,而背不出来,所以携带小抄,也不是说不过理。但为了公平起见,我决定,不让此考生进入考场不知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直接挑明不让孟星河进去,也就从根本上断了孟星河的仕途。等以后找个时间,找个罪名安在孟星河身上,直接让他万劫不复,这就是候文海心中的打算。

杜如晦走到了候文海身边,用很严厉的声音问道:“那若是此被人冤枉,那候大人作何解释。。。耽误仕科举的后果,候大人难道也一力承担?”

用了两个难道,杜如晦突然猛的一巴掌拍在贡院前的神案上科举前都会礼拜天地,用来装三牲九礼的桌,双手缓缓将头上的乌纱取下来,怒声道:“老夫以乌纱作保,先让此进贡院考试,等科举之后,再禀明圣上,开堂会审,如果孟星河真是科考舞弊,老夫愿意丢掉头上这顶官帽,和他一同受罚,如果他被人陷害,圣上自会做主,还他一个公道。”

杜大人此举,让这一届数千名考生看的目瞪口呆。堂堂一国尚书大人,在官衔上比候文海都还要大一点的当朝宰相,居然为了一个不知道是否舞弊的学作保,谁说科举没有青天庇护,杜大人就是活生生的青天大老爷。而那个礼部尚书,自然落到了小人的行列,让这届学不屑一笑。

“候大人,杜大人说的不错,既然不能确定此是否舞弊,何不先让他进去考试。以后倘若查出来,自然会罪加一等。我看科考开始了,别耽搁时间,圣上怪罪下来,我们三人都担当不起。”老王爷在这个时候,也为孟星河说了句好话,虽然没有杜如晦用乌纱做保那么激烈,但三位主考大人有两位说话让孟星河进去,他候文海就算想只手遮天也不可能。

“放”候文海不情愿的说了一句,转身对着那个没出息连办点小事都弄糟的监考官瞪了一眼,气冲冲走进了贡院。

“去吧考个状元”

站在孟星河身边,杜如晦很低沉说道。他此刻已经将乌纱放在贡院前面的神案上,但笑得却是无比开心。他也终于看见,这个从桃源一路走来的学,踏进了院试的考场,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行。虽然杜如晦知道,他必定是金榜之上的人,但还是希望,他以惊压群雄的文笔,写出旷世文章,有生之年能够看见这样的学,也算一种欣慰。

只要输入就能看布的章节内容有章节及时

第一百一十章 院试(终)

经过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之后,孟星河终于又走进了贡院。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孟星河看见了自己的座位。

他将箱放在布满灰尘的桌上,一股恶臭就传进他的鼻中,差点让孟星河翻胃。抬头一看,远处居然是茅房,现在正值炎热天气,里面积蓄了一年的臭味随着微风不断向这里飘来,这让占据这个不好位置的孟星河心里很不是滋味。

算了,我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将这句话在心里默念了几遍,孟星河撕了一布条勒在鼻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