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 (第1/4页)

一个总共6、7个人的公司,职责与岗位的分工本来就不明确,一个人往往要承担数项职责和任务,甚至员工还要当“救火队长”,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何时有问题就出现在何时。创业公司尤其是这样,因为它的人力成本要压到最低,这就意味着创业团队的一个人要当两个人甚至三个人适用。

在这样一个报酬与劳动量的不对称的劳动环境里,要求人朝九晚五,上班打卡请假报告,一切按照规章制度运行,则没有人会尽心办事。一个小公司出现人心不齐、人浮于事的情况,该公司离失败也就不远了。精神焕发与团结向上是一个草创公司最重要的制胜法宝,如果这样的公司一个人只能当半个人、三分之一个人来用的话,这样的业是创不成功的。

2000年出头的时候,房地产市场刚刚发展。有一位我后来认识的老板在北京某区县创业搞房地产。当时,这里的市场还很混乱,没有秩序和规则,一切奉行的是丛林法则。黑社会、行贿受贿、幕后操作,在整个房地产市场里面比比皆是。当时,这个老板刚刚从大学毕业,与朋友合作开起了房地产公司。他记得他作为一个新人准备竞拍他的第一个地块时,另外一家公司的老总带着黑社会找到他,要他放弃这个地块。对方来了30多个人,他这里连着朋友员工更不过10来人,可就是这点人,硬是卯着胆子生生地把对方带来的人拦在了公司门口不让进来,只让对方老板一人上办公室谈判,最后这位前辈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这个故事江湖气和传奇色彩都很浓。可是它也说明了,对一个弱小的创业企业而言,众志成城是多么的重要。创业企业会面对无数困难,没有人的相助与齐心,往往最后的结果都是夭折,而反之则往往会发展壮大。

创业最重要的是激情。而激情最好的来源是氛围。如果一个创业的领导者不能为他周边的人提供一个充满希望与温暖的氛围,那么他的合作者很难说会尽心。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实在是至理名言。在不影响大局的时候,宁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也不要太理想主义,百般苛求,希望任何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意志与方向发展。这样实则做不到也不可能做到,只会徒然伤害合作者的积极性。

而学生创业做容易犯的错误之一就是教条主义与权威主义。我看到过很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例子,第一个失败的原因是三分钟热度,第二个就是与一起创业的朋友之间无法相处。创业公司不需要权威,而学生很多时候会在理想主义的驱动下,苛求周围的人和事情,要求一切都尽善尽美。P的故事一个例子。我在开办“天一碗”的时候,很多服务员来自于农村,并不理解我的经营理念,有的时候我很着急,就会说一些重话,结果员工的积极性大受影响。后来我改变策略,不再反复说教,而是带着他们一起做事情,身体力行把我希望达到的标准做给他们看,这样的方式很快为他们接受,“天一碗”的发展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做事先做人。有些人喜欢外企的氛围,理由是他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人事上,只需要做事即可,这样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殊不知,这样去做一个螺丝钉尚可,如果是去做一个领导者,无论中外,实则都离不开与人相处:要学习去宽容别人,要学会理解别人的想法,要学会倾听。道德经说和光同尘,虽然这个词在很多时候有一定的贬义,可是在有些时候,确实有他的道理。

创业,创的这份业,需要从打地基开始,而这个坚实的基础,就是人。正如唱戏,搭台子是简单,可是最重要的是要有吹拉弹唱一个班子。有了戏班子,哪儿的场都能跑,哪儿的台都能登。

创业,是人的事儿,不是事儿的事儿。

9。0禅录:

种种执念之中,人对自我的执着最是难以破除。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想有所成功,跳出这个桎梏,宽容和包容他人,是题中应有之义。

大学创业:热血陷阱

创业总与财富神话和一夜暴富相关。

大学毕业,两手空空地走出校门,辉煌壮丽不属于自己,名车大厦不属于自己,这座大城市的一切不属于自己。但却想要拥有一切,想要迫不及待地获得一切,想要成功,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年纪轻轻就被万众瞩目。所以不愿意一步步按部就班,想另辟蹊径,用最短的时间像吹气球一样鼓捣出最大的财富。这,就是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的心态。

都知道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儿,可是人又经常对这句话选择性地忽略。一个又一个的创业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