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 (第1/4页)

“玉辰宫竟然会闹鬼,莫非,是我那苦命的哥哥,在替我鸣冤不成。”

哥哥?

包拯微微一怔,忍不住看了公孙策一眼。公孙策微微一皱眉,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张别古。张别古虽说是个江湖人,却是个老人精,他自然知道接下来这几个人要说的是宫廷秘辛,自己这个不相干的人最好还是别听,否则徒惹麻烦。也不跟这些人打招呼,老叫花子笑呵呵地自己撤了。

看到张别古走了,公孙策往前走了半步,对李萍道:“李夫人,在下公孙策。”

李萍看了公孙策一眼,杏眼微微一动,正色道:“我夫家姓赵,请称我赵夫人。”

公孙策一愣,忍不住看了一眼站在李萍身后,一脸不知所措的赵大。

“是,赵夫人,在下公孙策。想请教夫人一个问题。”

李萍微微一笑,道:“公孙公子请讲。”

公孙策道:“方才夫人提到,玉辰宫闹鬼怕是夫人的兄长在替夫人伸冤。公孙策斗胆猜测,夫人所说的兄长,是否就死当初被烧死在玉辰宫正殿之中的李宫女?”

听了公孙策的话,李萍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难掩风霜的脸上血色尽褪,浑身忍不住颤抖了起来。赵大看到娘子情绪不对,急忙将其搀住,扶她坐在椅子上。

包拯与公孙策对视一眼,二人也落了座,耐心等待着李萍情绪缓和下来。不久之后,李萍轻轻叹了口气,抬眼看向包拯,“你们既然能找到我,自然知道我没死,想必你们也很奇怪,烧死在玉辰宫里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公孙公子猜得没错,当年代替我烧死在玉辰宫里的,正是我那好心又可怜的秦哥哥。”

公孙策眉头紧锁,静静地看着李萍。刚才那句话不过是贸然猜测,虽然猜中了,他却着实不知这其中的关节。现在听到李萍承认,他却愈加迷惑,忍不住问道:“赵夫人,可否将当初的往事讲出来,你的秦哥哥是什么人,他为何会代替你,你又是怎么逃出皇宫的?”

李萍面带悲伤,静静地看着包拯和公孙策,不答反问:“既然你们已经找到了我,我不说已然不行。不必着急,你们想知道什么,我都会告诉你们。现在,我却想先问你们一件事。你们,是怎么知道我还活着的?”

说着,李萍的双目之中闪烁出一抹精光,紧紧盯住了包拯,声音猛然一寒,仿佛淬了毒一般,恨声道:“莫非是刘娥那个狠毒的女人,至今还没有死心吗?”

刘娥?刘太后?

包拯微微皱眉,问道:“赵夫人,莫非你认为是刘太后派我们来的?”

李萍冷笑道:“你们当然不是。但是那些穿着黑衣服的,肯定是她派来的。这个世上最怕我活着的人,不就是她?你们既然救了我,自然跟她不是一伙儿的,我小女子这点见识还是有的。”

说着,李萍淡淡地看了包拯一眼,继续说道:“一个月以前,有一个黑衣人来到隐逸村,拿了一张画像挨家挨户查访四十岁上下的女子。村子里很多跟我年纪相仿的女人都被他盘问过。都说他拿着刀剑,看上去凶神恶煞。我虽没有亲眼见着,但是也猜出来了。二十年了,没想到她终于还是找来了。

那时候起我就有一种预感,是刘娥那个女人坐不住了。皇上登基,她如愿当上了太后,现在应该万事顺遂才是。没想到,她竟然还不忘追查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可见这些年她也是一样寝食难安,夙夜难寐。不是自己的东西,抢去了,也总有失去的时候。这个女人,她抢了我的儿子二十年。我当她不怕阴司报应,不怕天理循环。没想到,她竟然也知道怕啊,哈哈!”

李萍一番冷笑,包拯忍不住看了公孙策一眼。公孙策微微皱眉,心中已经有了盘算。原来,一个月以前那个神秘的组织派了人来到了隐逸村,恐怕就是要调查那个李萍的下落。这件事引起了李萍的警惕,而最终那个黑衣人死在了隐逸村,并且被烧成了乌盆。

包拯皱了皱眉,看向了一直坐在旁边没有说话的赵大,冷声道:“赵大。”

赵大一惊,急忙站起身,“包大人。”

包拯皱眉道:“方才赵夫人说的黑衣人,是不是死在你的手中。你是不是把他烧成骨灰,掺在陶土中烧成了乌盆?”

赵大瞬间汗湿脊背,他战战兢兢地瞄了包拯几眼,颓然地点了点头,“是我,都是我做的。我看娘子为了那个黑衣人在村子里出现而心焦,就知道这些年来我担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

说着,赵大深深地看了李萍一眼,眼眶一酸,泪水就落了下来,“我娘子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