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 (第1/4页)

“是吗?那我就不客气了。”庞统笑道,“怎么样,愿意我带你出宫玩吗,小祯?”

赵祯眯了眯眼睛,笑道:“像昨晚那样,飞出去吗?”

“昨晚?”庞统微微皱了皱眉,“你昨天也出过宫?”

赵祯微微一笑,“昨天我不仅出了宫,而且还见识了你说的轻功呢。”

庞统眼神一动,叹道:“怪我晚回来一天,竟然让别人抢了先。”

赵祯听着庞统酸溜溜的话,心里却是美滋滋的。他正勾唇微笑,却突然感到身上一轻,紧接着一阵旋转,竟然是被那人抱在了怀中。

赵祯脸色一红,不悦地瞪了庞统一眼。虽说在这人面前他从来也没办法把自己当作皇上,但是作为一个男人被别人这样抱着,着实别扭的很。

“想必,没人敢这样抱着你,让你见识轻功吧?”庞统的声音带着几分得意,片刻之后,赵祯已然发现,自己又一次飞了起来。几乎同样的速度,同样的刺激,但是感受却与昨晚完全不同。

从赵祯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庞统坚毅的脸庞和嘴角的微笑。赵祯在心中忍不住叹息,尽管什么都不能告诉他,但是,有他在,真的是不同了。几日以来,心中第一次如此踏实。

按下庞统带着赵祯再次出宫不提,再说包拯他们。昨晚小皇帝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尽管莽撞,但是误打误撞竟然让这对母子见了面,也是好事一桩。

只是事后李萍一言不发,只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皇上那边又是一整天都没有消息,不免让人心中忐忑。无奈现在八贤王不在京城,一切只能等待皇上裁度。包拯他们也做不了什么。

日间无聊,包策二人又想起了白锦堂当日所说的,外间疯传的谣言。展白二人将昨日打探到的谣言和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

“你们分析的有些道理。”公孙策道,“现在的谣言有两个,玉辰宫闹鬼案和乌盆案。这个造谣的人熟悉两个案子的细节,显然是知情人。从玉辰宫闹鬼一案入手分析,知情人有我们,八王爷,襄阳王和太后。从利益的角度出发,太后和八王爷都不可能散布这样的谣言。那么,这个人很有可能是襄阳王。”

“可是,要怎么解释乌盆案呢?”展昭不解地道,“如果真的是襄阳王,他又是怎么知道乌盆案那些细节的?当时的知情人只有七个,而这七个人里面,有六个现在都住在万通镖局里面。我们不可能说,赵大夫妻不仅不可能也没机会说。唯一不知道下落是张大哥,我信得过他,绝对相信他不会说出去。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诶?”此时包拯突然道,“你们记不记得当初我们是在哪里审问赵大的?”

白玉堂挑眉,“自然记得。当时我和师父救下赵大夫妻,就将他们安顿在了丐帮分舵。当时你们也是在那里审问他的。”

“那么你们又记不记得,我们刚刚审完了赵大,还没有喘口气,黑衣人就来了。”

“没错!”展昭眼睛一亮,答道,“当时来了好几十个人,小白和张大哥带着丐帮弟子一起迎战,才给我们赢得了逃脱的时间。”

“那么,你们现在连起来想一想。”包拯眯了眯眼睛道。

公孙策突然一惊,“莫非你的意思是,隔墙有耳?”

“隔墙有耳。”展昭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在你们审问赵大,李萍自述身世的时候,除了我跟小白以外,还有一个人在偷听。这个人听到了所有的细节和秘密,然后将这些消息告诉给了造谣的人。那些黑衣人,也是这个人引来的。”

“这个人是谁?莫非是丐帮弟子中出了奸细?”公孙策问道。

白玉堂摇了摇头,“不太可能。当时我跟展昭都在窗外偷听。竟然连我们两个都没有发现有第三个人的存在,这个人的武功一定深不可测。丐帮弟子之中除了我师父,并没有第二个人有如此高的武功。”

白玉堂的话得到了展昭的附和,包拯看他二人都如此笃定,也点了点头,“如此说来,只有找到这个偷听的人,才能知道他是受何人指使了。”

“会不会是那些黑衣人中的一员?”公孙策道。

包拯点了点头,“金龙寺内杀人的那个,是黑衣人组织中的一员。赵大设陷阱杀死,又被烧在乌盆之中的,也是那个组织中的人,而且地位很高。那些被人引来袭击丐帮分舵的,又是那些黑衣人。现在看来,这个偷听我们谈话的人,很可能也属于黑衣人组织。”

公孙策挑眉道:“我们以前就知道,黑衣人组织一直在寻找李萍。而在六个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