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部分 (第1/4页)

其实按照律法,判处极刑的案子还要复审,要报皇帝勾决,经过三道程序,但是因为近来连连出事,一连死了几个朝廷官员。城中有些动荡,周兴就从重从快判决了,那么多官员抓进他的大狱,未经判决就直接打死的都大有人在,他哪会在乎一个小小商贾。

此时正值秋季,若不及时处决,这吴广德就得在牢里多吃大半年的闲饭,等到明年秋决,故而官府办事效率也快了起来,准备了两日,走完了程序,就把吴广德押出来,予以公开处决。

处决人犯,一向是在闹市区公开进行,这叫“弃市”,其用意就是以处决人犯震慑宵小,可以让一些心怀不轨者慑于律法,不敢再生歹意。处决吴广德这一天,修文坊里许多认识他的人都跑去看热闹了。…;

唐代处决人犯的时间是未时,也就是下午一点到五点,消息头一天就在修文坊里传开,马桥从早上起来,就坐立不安,心神不宁,捱到中午,他草草地扒了几口饭,实在吃不下去,就对老娘道:“阿娘,儿想出去走走,看看处决人犯。”

马母笑骂道:“早看你跟丢了魂儿似的,就知道你有事。杀人有什么好看的,血刺呼啦怪吓人的,你要去就去吧,早些回来,可别在外面惹事。”

“嗳,那……孩儿去了!”

马桥答应一声,便急匆匆地出了门。

法场就搭在南市和嘉善坊之间,这是极繁华热闹的一个所在。

正午,提人犯出狱前,狱吏给当日处决的人犯送了酒食,叫他们做个饱死之鬼。当日处决的人犯一共有七个,吴广德蓬头垢面,呆呆坐在牢房里,实不知自己到底如何杀了妻子,怎么就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稍后,时辰到了,七个人犯一一搭上囚车,押赴刑场。

刑场外,人山人海,熙熙攘攘,马桥挤在人群里,也在翘首看着。

七个人犯押到法场,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吴家亲眷号啕大哭,却被公人拦在法场外面不得进入,唐纵一身官衣,肃然进入监斩棚下,宣读判决,予以行刑,便有三个人犯被带上法台,这三人都是穷凶极恶之辈,是而判的斩刑。

每个人犯再给一碗酒,酒饮罢,刀挥起,三道血光闪过,三颗人头落地,法台上血腥一片,围观人群的兴致也达到了,一个人个议论纷纷,笑逐颜开,偶尔传出几声惨嚎哭叫,那都是死者家属。

紧接着四个判绞刑的人犯也被带上台去,颈上套上绞索,暂且跪在地上,一人送上一碗水酒,吴广德捧碗在手,便扑簌簌地流下泪来,那眼泪大颗大颗地落进酒碗,吴广德便哭泣道:“某今日赴死,虽未做个饿死鬼,却终是一个糊涂鬼啊!”

说罢,泪如雨下,吴广德把酒碗一捧,仰起脖子便咕咚咚地灌了起来。负责行刑的刽子手这些年来处决人犯,什么稀奇古怪的行为不曾见过,是以冷眼旁观。并不理会,谁会与一个将死之人计较呢?

“儿啊!儿啊!你好糊涂啊!你要养外宅便养外宅,何必迷了心窍,欲扶正她,做出杀妻的事来啊!你这一死,你叫为娘可怎么活,我的儿、我的儿呀……”

一个悲怆的声音突然哭喊起来。马桥扭头一看,那嚎哭的妇人就在他身前不远,旁边两个中年汉子扶住她。流着泪相劝,想来也是她的儿子,这老妇头发花白。捶胸顿足,听她哭喊之语,分明是吴广德的老娘。

“娘,儿冤枉,儿子冤枉啊……”

刑台上,吴广德看了母亲一眼,便紧紧闭住双目,眼泪止不住地从眼中流出来。

“行刑!”

唐纵拈起一支红签,往案前一掷,厉声吩咐道。

四根高柱后面。绞索吱呀呀地拉起,四个人犯不由自主站起了身子,可绞索继续升起,他们的双足便离开了地面,整个人悬在了空中。

“儿啊……”

那老妇悲呼一声。昏厥过去,旁边搀扶的两个汉子连忙把她放倒,掐着人中施救。

吴广德今日一死,鲍银银真正死因再也无人知道,马桥也可以逍遥法外,然而。眼前的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马桥心中的怯意和犹豫顿时不见,他忽然两膀一分,挤开人群,快步向前冲去,口中大呼道:“莫伤无辜!人是我杀的!”…;

围观百姓见有人往前抢,本来还很不乐意地用背拱着,待他这句话喊出口不由尽皆大惊,“哗啦”一下,人群便分向左右,让他冲到了前面。

两个持刀公人一把将他拦住,马桥指着刑台上大呼:“放他下来,人是我杀的,人是我马桥杀的,与吴广德不相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