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 (第1/4页)

娄师德解释道:“他们不可能横穿沙漠的,来也罢,去也罢,只有两条路,一是走居延海前面这条戈壁滩,这里可以补充水源和一些草料,另一条是走弥蛾川,那儿有一些小部落,也能予其补给,他们来时是分兵两路,而退时则必然选择居延海前这条路。”

叶支豹想了一想,道:“因为他们退兵的原因是因为‘骨咄禄可汗已死,默啜篡位,骨咄禄之子不服,草原诸部间明争暗斗,很可能已经发生内战?’”

娄师德道:“没错!走这条路才能以最快的时间赶回汗庭,如果走弥蛾川,他们要在突厥草原上绕上一个大圈子。所以他们不但会选择这条路,还会把多余的牛羊全部抛弃,只带一二十天的口粮,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去,以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娄师德把手往身后一背,笑得天官赐福一般:“居延海有河有湖,水源充足,牧草丰美,是朝廷的一处极重要的军马饲养之地,所以那里不但屯有重兵,而且有大量军马。突厥佯攻居延海后,各路驰援居延海的兵马也还没有返回,依旧驻扎在居延海。突厥两路大军,互相防备,吃不好,睡不好,急急赶路,兵困马乏,赶到居延海后,如果突然有无数骑兵突然从峡口山中蜂拥而出……”

叶云豹听得血脉贲张,一拳砸在地图上,大笑道:“可恨我非居延守将,如此大功,当真令人眼红!”

p:诚求保底月票和今天的推荐票!各位书友,还请早早投下您的支持,拜谢!

第二百七十五章 群策群力

杨帆走出中郎将府,见衙门口儿静静地停着一辆马车,杨帆也未在意,举步就要往馆驿方向走,车旁忽地转出一个人来,扬声唤道:“二郎!”

杨帆一扭头,不禁惊喜地叫道:“言兄,是你!你怎在此,你不是被送去凉……”

一个“州”字还未出口,言知何已经冲过来,给了他一个紧紧的拥抱,哈哈大笑道:“二郎果然无恙,吉人自有天相啊!”

过命的交情,常常产生于生死与共的经历之中。杨帆在薛延陀城外回马救人,单刀断后,掩护他们离开的事,让这个心思很简单的汉子,已经把杨帆当成了他的弟兄。

“二郎无恙,我也很开心!”

旁边又传来一个温文尔雅的声音,杨帆一扭头,就看见沈沐站在一旁,一身朴素的棉布青袍,脸上带着欣慰欢喜的笑容。

“沈兄!”

杨帆欣喜地叫道。言知何在他背上重重地拍了两下,放开了他,杨帆转向沈沐,又看看言知何,道:“你们怎么来了?”

言知何道:“我们费尽千辛万苦才赶到飞狐口,可惜费尽唇舌,那糊涂守将也不肯轻信我们的消息,还怀疑我们是突厥奸细,要把我们押去凉州验明正身。

我们到了凉州,恰好河源军大总管娄师德也到了,还带来了他军中的人,认得高舍鸡和熊开山,我们这才得以解脱,我脱身之后马上就去湟水面见公子,公子听说你下落不明,执意要赶来此地,一定要等个结果!”

杨帆听了心中一阵感动,他是一个极重亲情、友情的人。他在中原孤单一人。能把马桥和面片儿视如亲兄亲姊,不无这方面的原因。如今沈沐以堂堂世家大族隐宗宗主的身份,能亲临险地。这个举动已经足以证明他对自己的情意了。

沈沐当初与杨帆在绿洲分手后便返回了湟水,好言软语的把七七大小姐哄回了长安。沈沐自己并没有走,西域风云乍起。变幻莫测,他的基业就在这里,他怎么能走,必须得留在这儿以防不测。

如果西域被突厥占领,他倒不至于因此失去隐宗宗主的地位,但是他将失去与显宗分庭抗礼的本钱,重新沦为姜公子手下一个随时待命的打手。他在西域倾注了太多的心血,耗费了大量的物力、财力,岂能不予重视。

小飞箭张义是顺原路返回河西地区的。那条路距湟水比较远,沈沐现在还不知道他的消息,但是言知何是随高舍鸡、熊开山一道儿回来的。他们被送到凉州之后。恰好娄师德也到了,娄师德随行的将领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他们自然得以开释。

高舍鸡和熊开山留在了娄师德身边,言知何则快马赶去湟水向沈沐报信。沈沐听他诉说经过之后,马上启程赶往凉州。这就是沈沐做人独到之处了,为何有那么多人甘为他所用?仅仅是他能提供你所需要的一切,供你达成理想,铺就锦绣前程么?

杨帆虽是他物色的一个目标,而且现下还没有太大的利用价值,但是他的生死沈沐一样放在心上,他要知道杨帆是死是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