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部分 (第1/4页)

杨帆赶到寨上时。双方正在激烈地交战。这里山势虽险,但是寨墙却不算高,而且寨墙依山就势,是如何方便筑造便怎么建筑,所以并不适宜用来守城,因此双方也谈不上有什么必要的攻城武器和守城武器。

远攻用弓箭和竹矛,近战用刀枪剑戟,双方基本都是这样。攻的一方占有人数上的优势。守的一方占有一定的地利,双方因此暂时达到了一个平衡。

杨帆被带到寨上。一个寨丁拢着嘴巴向下面喊了几句,结果官兵并未停止攻寨,反而招来一阵弓箭攒射,慌得几个寨丁赶紧躲避,杨帆双手被反缚在身后,也没人帮他遮挡箭矢,亏得杨帆身手灵活,一个翻身,闪到了一块大石后面。

几个寨丁也挤过来,其中一人狐疑地道:“貌似他们并不买你这个钦差的账啊?”

杨帆道:“我的身份本是机密,寻常士卒如何知道?你们这里若要暂时休战,用什么手段?”

那寨丁道:“亏你还是钦差,这也不知道,打白旗嘛。”

杨帆大喜道:“原来你们这里暂时休战的旗语也是白旗,那你赶紧去找块白布来,先叫他们暂且停战,我才好唤他们的统兵将领上前说话。”

那寨丁撇嘴道:“你说休战就休战?除非寨首下令才成。”

杨帆怒道:“那你就去找你们的寨首下令,你们这么杀来杀去的,我如何才能与他们对话!”

那寨丁犹豫了一下,对其他几人道:“你们看紧了他,我去寻寨首!”说完便猫着腰找高青山去了。

杨帆转过身来,趴在大石上向下面探视,进攻的士兵穿的是唐军的制服,但是武器装备都是当地武装所使用的武器,狭细而短的刀、轻便的藤式盾牌,大唐的制式武器确实未必适合这里的地形。

他们一边抵挡着零星射来的箭矢,一边以沟壑与怪石为掩护,向寨墙处一点点摸来,寨墙不高,还不到两丈,几架竹梯斜搭在寨墙上,距墙头还有一米左右的距离,没有冒出头去是为了避免被人推倒,但是他们只要能够爬到梯子上,一米多的高度只要一翻身就能过去。

杨帆正观望着,突然又有一些生力军从寨子里跑来,加入了防守的阵营,寨上的防御顿时更加严密了,杨帆扭头一看,就见一个士兵正向他身边跑来。

这真的是一名士兵,全身戎装的士兵,寨上防守的人全都是普通的山寨装束,偶尔有几个人会在身上披一件两搭式的半身藤甲,遮住前胸和后背就行了,可是跑向他身边的这个人穿的是一件很罕见的筒袖铠。

说它罕见,是因为这种制式的盔甲已经非常古老了,杨帆在大唐军中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盔甲,如果他没记错,似乎在西域时,曾经在一些古老的壁画中看过这种装束的士兵,那是秦朝还是汉朝?

这人所穿的盔甲,胸背处是用小块的龟背纹铁甲片缀成的,肩部配有铁筒袖甲,腰束一条革制皮带,头上戴着一顶“兜鍪”,盔顶还有一丛染成红色的貂缨。盔甲的样式虽然古朴,但是打磨保养的很好,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很有质感。

穿甲戴盔的人长得很俊俏,玉面朱唇,明眸皓齿,女子身着戎装的时候,确实格外地俊俏。即便是**的甲胄穿在她的身上,用宽腰皮带一扎,也能显出她腰肢的柔美曲线来。

薰儿跑到杨帆身边,瞪了他一眼道:“你看什么?”

杨帆干笑道:“薰儿姑娘……穿着这身甲胄,英姿飒爽。当真威风的很!”

薰儿得意地道:“那是自然!”

杨帆道:“只是……你这身甲胄貌似有些古老啊。这甲片、这头盔……,保养的虽好,可是看它上面的痕迹,年头怕是有些很久远了,还有这盔甲的样式,我也在军中待过的,怎么就从来没有见过。难道这是秦朝的盔甲?”

“胡说八道!”

薰儿姑娘大概听出杨帆并不是在夸奖她,而是在调侃,白玉无暇的脸蛋上微微浮起一抹红晕,她抻了抻战裙,骄傲地道:“这可是‘武侯甲’,听说过吗?这可是诸葛武侯改良的盔甲。

想当年。我薰家先祖帮助诸葛丞相七擒孟获立下大功,蜀汉皇帝御旨亲封为土司,又赐下经诸葛武侯改良过的战甲一百套,我薰家列代土司去世后都要带一套陪葬的,如今存世的已经不多啦。我磨了好久,阿爹才给我一套。”

杨帆咳嗽了两声,道:“如果你能劝你爹与我合作,来日我便送你一套明光铠。”

薰儿皱了皱鼻子。道:“你想贿赂我?这可是诸葛武侯送给我们家的。你能跟诸葛武侯比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