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部分 (第1/4页)

太平公主笑而摇头:“非也!高戬是我的人。张说不是。此人甚有才华,我倒真的有心把他招揽到门下。高戬与他素有交情,这次让高戬把他请了来,也算一次试探。至于崔家兄弟……”

太平公主想了想道:“他们才刚刚投到我的门下,我有多大的实力,其实他们并不清楚,只是我在母皇面前还能说得上话。所以托请到我的门下罢了。我还在观察,若是可造之才,倒不妨好好栽培他们一下。”

“哦?那个和尚又是怎么回事?”

杨帆的语气似乎漫不经心,可是怎么听都像是在质询呢,太平公主脸上的笑意愈盛:“自玄奘取经归来,佛教势力隐隐然便可与道教分庭抗礼了。道教是我李唐国教。与我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母皇为了遏制道教,便大力栽培佛教,如今佛教势力已经跃居道教之上。

而惠范,于佛教中有着极崇高的地位,关键时刻,如果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就会有大量的信徒站在我这一边。这些信徒。可不都是平民百姓。他们之中有官吏、有将领,也有兵士。这样的人,还不值得结交么?”

太平公主说完,似笑非笑地瞟着杨帆道:“人家都交待完了,郎君还有什么问题?”

杨帆摸摸鼻子,酸溜溜地道:“听着全然无涉于私,可我瞧着怎么有人接近你,并不是想要拜到你的门下,而是想要拜倒在你的石榴裙下呢?”

太平公主蛾眉一挑,洋洋得意地道:“那是自然,本公主天姿国色,还怕没有人仰慕么?”

杨帆道:“是啊是啊,天姿国色、身怀六甲的一个‘孕妇’,真是叫人垂涎三尺。”

太平公主乐不可支,咯咯地笑倒在桌上,笑了半晌,才拿起一个琥珀色的细颈瓷瓶儿,笑喘着递给杨帆,道:“喏!”

杨帆道:“这是什么?”

太平公主道:“这是醋呀,郎君这么喜欢吃醋,不妨多倒一点儿!”

杨帆绷着俊脸,绷了没多久,忍不住“噗哧”一声乐了出来。

说说笑笑间,一碗“十远羹”吃完,侍婢撤了饮食,又端了一盘切好的胡瓜上来。

本来太平公主作为女皇最宠爱的女儿,给她摘两枚金桃也不怕没处报帐,只是那棵精心侍弄的金桃树今年结的果子本就不多,估摸着上元佳节时能够进奉的熟桃极少,又被杨帆监守自盗,给他的老婆孩子摘了几个尝鲜,薛汤丞可不敢再进奉公主食用了。

瓜肉已经切好,都用牙签扎着,太平公主拿起一块瓜肉填进嘴里,对杨帆道:“郎君且耐心在这里住些时日,就当修身养性了。来俊臣那里也不用过于担心,回头我知会唐筱晓,让他关照你些。至于来俊臣,他这次没敢把你牵扯进刘思礼一案,那么一时半晌也就奈何不了你,在他重返三法司之前,他是没有多少手段对付你的。”

杨帆道:“我的前程并不着急,你现在最紧要的事,是巩固、扩大我们在朝中和南疆各地得到的好处,最多用三年的时间,帮助心向李唐的官员们巩固权位,同时把一些重要人物逐渐调往中枢要害。”

太平公主道:“我知道,这件事只能缓缓为之,一时也急不来。不过,母皇对军权一向看得很紧,北衙就不用说了,就连南衙实际上掌握在宰相手中的军权也所剩无几,大将军的位子几乎都是姓武的,哪怕往里边安插一个人都难如登天,也很容易引起母皇的警惕。”

说着说着,她那双标致的眉轻轻蹙了起来,忧心忡忡地道:“可是未来一旦有变,如果没有兵,只怕是万万不行的。”

杨帆的眼睛突然一亮,急问道:“你认为,如果来日一旦有什么变化,是以什么方式改天换日的可能最大?”

太平公主思索片刻,缓缓答道:“皇位嬗递、政权更迭,如果不是以合法继承,又非以一国取代另一国,自然是以宫廷政变最多。武周说是一国,可实际上,天下人依旧把它当成李唐的一部分。

所以母皇以周代唐,手握重兵的各地将领没有反意,若是有朝一日我们能匡复李唐,他们一样不会反。而且。节制武功、力避杀伐。以宫廷政变的方式还政于李唐,于国于民都最有利。”

杨帆道:“不错!女皇对军权看得最紧,我们往朝廷里安插文官,都不知费了多少心思。这一次若非南疆骤然出现大批官员空缺,朝廷仓促间来不及逐一细查,我们绝对不可能占据这么多席位。

想要染指兵权,那更是难上加难。军伍中不像文官衙门,纵然有了大批空缺,也只能是自下而上逐一递补,绝不会把大批未曾当过兵打过仗的文人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