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部分 (第1/4页)

袁寒看了看杨帆旁边站着的那个小老头儿,堂堂李宰相的大名他当然是听说过的,不过人家长什么样子,他可从来没见过。杨帆会意,说道:“但说无妨,这位长者不是外人。”

袁寒放了心,便道:“还不是因为来俊臣。来俊臣查办刘思礼、纂连耀谋反一案,抓了大批的官绅,因为那纂连耀本是洛阳府的录府参军,来俊臣担心会有熟人帮他串通消息。所以把人犯押在咱们这刑部大牢里……”

袁寒虽是一个小吏。却是个会做人的,他知道杨帆跟来俊臣势不两立,在他面前便直呼来俊臣的名字,根本不用谦称。

袁寒详详细细一说,却是因为那些重要的人犯押在刑部大牢后,有个重要的人犯暴病而卒,来俊臣勃然大怒。便寻个由头,把这看守刑部大牢的樊司刑也弄成了谋反者的同谋,最终被皇帝下旨诛杀了。

其实这事儿还跟武承嗣有些关系。武承嗣弄出来俊臣这只疯狗本来是想整治李昭德和杨帆,结果没等他动手,这两个人便倒了,无处发威的来俊臣乱咬一通。把武承嗣手下的两员大将王勒、王助两兄弟弄进了大牢。

武承嗣担心王助说出是受他授意泄露消息给明宫尉吉顼,会被聪明人猜到此事是由他策划,便买通狱吏毒死了王助。

来俊臣正想从王助嘴里多挖出一些朝廷大员扩大自己的功劳,结果王助死了,来俊臣怒不可遏,就顺手把掌管刑部大牢的樊司刑也办了个谋反,先是弄进大牢充数,最后弃市处斩。

只不过这个内情。旁人就无从知晓了。所以刑部上下都觉得樊司刑死的很冤。

樊司刑的儿子跪在刑部衙门门口,是为父鸣冤来的。可是如今的刑部谁敢跟来俊臣叫板?是以他长跪在刑部衙门口儿。那出出入入的尽是他父亲在任时的同僚,却没有人敢多置一辞,尽数把他当成了透明人。

李昭德听了气的脸都红了,杨帆虽与那樊司刑没什么交情,也是连连摇头,暗生恻隐之心。

就在这时,衙门口里传出一阵哈哈大笑,来俊臣在刑部左侍郎皇甫丈备、右侍郎刘如璇的陪同下走了出来。来俊臣是到刑部衙门办事来的,如今事情已了,左右侍郎亲自把他送了出来。

刑部尚书陶闻杰当初也是与来俊臣对抗的一个大臣,是太平公主的门下,他新年时回家省亲,因其家乡远在泉州,现在还未回京,刑部日常事务就是由这左右侍郎兼领的。

樊司刑的儿子认得这两位侍郎,他想进去告状,把门的不让进,只好在此长跪不起,如今一见左右侍郎一起出现,不由大喜若狂,连忙从怀中掏出状纸,高声喊冤。

左右侍郎一见是他,脸色登时变得极为难看,这樊司刑的儿子告的正主儿就在身边呢,他们谁敢接状、谁人敢管。

皇甫丈备大声叱喝道:“这儿是刑部,有什么案子不经京兆尹可以直接到刑部来告状的?简直是无理取闹!你们怎么搞的,这人是谁?为什么放任他在这里告状,轰走!轰走!”

袁寒赶紧向杨帆告一声罪,一溜烟儿跑过去,吆喝一群衙役想把樊司刑的儿子架走。

“放开我,你们放开我!”

樊司刑的儿子猛地挣开他们的手,从靴筒里“噌”地一下抽出一柄明晃晃的匕首。

“保护侍郎!快保护侍郎!”

袁寒大惊,连忙号召一帮拎着水火棍的执役护到两位侍郎和来俊臣面前,同时抽出了自己的腰刀护在前面。

樊司刑的儿子举着匕首厉声大喝道:“我父冤枉,就是受来俊臣那个狗贼所害,那狗贼如今就是京兆尹,我如何能去京兆尹告状?我父冤屈而死,你等执掌刑部,难道要坐视狗贼逞凶?两位侍郎,你们若不接状纸,樊某今日就死在你们的面前!”

樊司刑的儿子倒当真刚烈,一语说罢,“噗”地一声,便把那柄明晃晃的匕首刺进了小腹,鲜血染红了身前的状纸,把衙门口一众官员小吏惊得呆若木鸡。

这少年也是不认得来俊臣,要是知道被左右侍郎簇拥出来的这人就是他的杀父仇人,只怕他就不会自裁而是一刀捅向来俊臣了。

皇甫丈备吓坏了,连声道:“把他拖走!把他拖走!大过年的,当真晦气,莫让他死在咱们衙门口儿。”

刘如璇道:“袁班头,你带人把他送走,找位医士赶紧治伤,且莫……且莫让他送了性命。”

眼看樊司刑冤死,他的儿子又举刀自尽,如今血流满地,生死不知。刘侍郎鼻子一酸。眼泪忍不住就掉下来,旁边许多小吏也都生起兔死狐悲之感,默默低头,不再言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