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部分 (第1/4页)

涿州城还有一支从当地抛募的团练队伍,北地各大边城都有团练兵,而涿州作为卢氏的根基所在,这里的团练尤其强大。近八千人的团练兵,不管是日常的训练还是兵器甲胄的配备,较之边军正规部队都尤有胜之。

而且这座城就是这些团练兵的家,作为这里的子弟兵,谁想侵犯这里,他们都会誓死作战,不但战力强大,而且军心可用。这样一支人马。就算没有朝廷正规军队驻扎。也不是轻易就能被人啃下来的,何况朝廷还在这里驻扎了一支重兵。

如果让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影响力的世家被流寇洗劫。对于朝廷而言,将是不可想象的一个巨大灾难,其政治影响足以抹煞武周朝廷所有的建树,尽管除了收复安西四镇,武周朝也没有什么别的建树。

契丹人也知道这里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压根儿就没打过这里的主意。

卢仲伽卢老太公虽然是被杨帆逼回范阳的,不过他是以列祖列宗的名义发下的毒誓,因此尽管他心有不甘,还是严格按照誓言的约束,把卢宾之禁足在家中,卢家在外的人也都撤了回来。

卢宾之一直在卢家修身养性,读书练字,看起来无比悠闲,不过对于外面发生的一切他始终了如指掌。

虽然卢家的人已经撤回范阳,但是卢家就像一只巨大的蜘蛛,他们有一张巨大而无形的网还撒在外面,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及时传到他们的耳朵里。

涿鹿失陷的消息是和杨帆出现的消息一起送到他面前的。

契丹人暂时驻扎在涿鹿并不是一个秘密,反正契丹人的探马远出数十里,朝廷兵马如果有什么举动,他们马上就能及时察觉,以他们远胜于朝廷兵马的机动力,完全来得及撤离,所以他们的防范并不严。

而且梁爽派出来的人是个很精明,身手艺业也很高明的人,他很熟悉涿鹿地区的地形地貌,契丹人在外围的布防是为了防范大队兵马的调动,根本无法阻止这样一个两个类似斥候的人进出。

卢宾之本以为杨帆已经死了,他甚至已经在亡兄的灵前焚香祷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胞兄的在天之灵,如今惊闻杨帆还好端端地活着,而且还受到了契丹人的优待,不像有杀身之祸的样子,直把卢宾之惊了个目瞪口呆。

“杨帆必须死!”

卢宾之清醒过来,脸色陡地变得狰狞了:“难得他落单到我的地盘上,这是我惟一的机会,如果让他逃出生天,再度得到‘继嗣堂’的保护,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了。所以,无论如何,要让他死!”

p:各位书友,一大早的,想必大家的推荐票都还在手,请投下来支持一下!

!(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九章 就杀

夏日的夜,在没有风的时候就像一剂蒙汗药,叫人昏昏欲睡、周身乏力,闷得透不过气来。

杨帆躺在一张凉席上,不知睡到什么时候,忽然感觉一阵气闷,他睁开双眼,见天还没有亮。他有些口干,迷迷糊糊地坐起来,摸到那根自制的木拐,架在右臂下,摸黑走到桌边,抓起水壶狠狠地灌了一气儿,又向床尾的马桶处走去。

拐杖在地板上一顿一顿的,发出“咚咚”的声音,窗口马上出现一个人影,探头向里边看了看。借着微弱的月光,看到杨帆是在起夜,又缩回了头去。

杨帆已经在这座小镇上住了三天了,对于契丹人突然留驻于此,他也感到奇怪。这里周边城市密集,都是朝廷的地盘,如果契丹人想要选择一个据点,这里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卢龙。

费沫头两天也一直在向他发牢骚,不明白大军为何在这里驻扎,不过昨天早上何阿小来过一趟以后,费沫便没有什么牢骚了,也不知何阿小跟他说过什么。

杨帆方便以后,忽然没了睡意,便拄着拐杖,一步一步挪到窗前,窗外巡戈的武士像午夜的幽魂一般逡巡来去,月光映在他们手中的刀上,反映出一抹寒光,让人看了倒是会油然生起一种清凉的感觉。

天空的月只有半轮,薄雾轻掩,并不明亮。杨帆轻轻吁了口气,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的妻子和他的孩子。凝视着那薄云轻掩的半轮月亮,杨帆痴痴地想:“如果契丹人一直留在这里倒也不错,等我的腿伤养好一些,就容易脱困。一旦回到深山,我想逃就难了。”

大宅第三进院落靠东墙的一排厢房里,黑漆漆的没有点灯,其中一间房里却有两个人影鬼鬼祟祟地凑在一起。其中一人正是梁爽,另一个人则是他派往涿州报讯的那个密探,他叫张书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