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部分 (第1/4页)

坊间少年了,他已经懂得认真做事。

杨帆一脸笑容,灿烂得仿佛大雪之后突然出现的阳光:“你不用担心,随心所欲就好。比平时再张扬些也没关系!”

马桥担心地道:“我怕会出岔子,拖了你的后腿。”

杨帆拍拍他的肩膀,轻松地笑道:“不用担心!你越随意,他们越相信!默啜就是个贱皮子!”

……

武懿宗看罢李多祚的来信。大喜过望,立即兴冲冲地下令:“击点将鼓,本帅升帐!”

须臾功夫,点将鼓响,武懿宗聚将升帐,威风凛凛地下令:“全军即刻西迁,驻扎于石州、岚州、朔州一线。”

将令一下,众将皆是一怔,他们已经习惯了武懿宗天马行空的打法,通常是敌从东面来,我往西面去,敌从北面来,我往南面去。莫非武大元帅又听到什么风声,打算到西面避祸去了?

张元一忍不住问道:“请问武大将军,我们为何要迁防于石州、岚州、朔州一线?”

武懿宗整天躲着契丹人,躲得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手下的兵将是怎么看他的,他心里很清楚,可他也没有办法,曹仁师、王孝节都比他的兵多,结果如何?让他壮起胆子与契丹人一战,他不敢!

娄师德比他兵少,现在打得有声有色,李多祚的兵更少,却打了大胜仗,但他认为其中幸运占了很大的成份,他可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赌运气。

这一回好啦,李多祚作为北路军统帅,请他配合作战。为了避免契丹人西窜,请他驻防西线,以阻止契丹人西行。

西边是突厥人的地盘,女皇陛下已经答应把河曲六州降户归还突厥,作为交换条件,由突厥出兵配合周军作战。他认为这种情况下契丹人不可能往西逃,因此驻防西线是最安全的,迄今为止也没见契丹人西窜过嘛。

于是武懿宗马上决定“配合”李多祚,这一来可以名正言顺地避战,谁还能讥笑他畏战怯敌?

张元一一问,武懿宗马上拿出李多祚的来信,理直气壮地解释一番,表示他作为南路军统帅,要坚决配合北路军的作战意图,全军换防,移驻西线。

众将就无话可说了,现在娄师德和李多祚在北线打得有声有色,李多祚既然作此要求,或许真是北方战局有了变化,有此必要吧。

武懿宗见众将已无异议,马上兴冲冲地安排他们即日启程,移师岚州;几乎与此同时,河北各州府县开始传扬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朝廷大军已经对契丹人形成合围,消灭契丹叛军指日可待!

这场特殊的外交战,徐徐拉开了帷幕……

:投票,为杨帆饯行!凌晨,诚请投下您新鲜出炉的推荐票!

p(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章 轻衣入虎穴

帐外大雪纷飞,帐中却是热闹非凡。几个奴隶坐在帐角吹笛拨琴,乐曲欢快。几个少女穿着鲜艳的突厥衣服,在帐中跳着轻快的舞蹈,脚上的铜铃随着她们轻灵的舞步,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

风不大,帐帘儿一掀,洁白的雪花儿轻盈地飘入,紧跟着浓香扑鼻,两个大汉肩扛着一一只金黄色的烤全羊走进来。

帐中众人一边大声谈笑着,一边用木碗畅饮着美酒,伸手油乎乎的大手抓着糌粑,或者用刀切割着盘中肥美的的大块牛羊肉,放入口中大嚼。

默啜坐在主位上,喝着美酒,随意地应和着众人,笑望着各部首领的眼睛,微微有一抹神光在闪烁。

前番他兵侵河陇,迫使武则天答应和亲,赠送了大笔金银、农具、铁器和种子、医药,再接下来兵出河北,掳来无数米粮和布匹、钱财,然后迫使武则天再度让步,将河曲六州的降户归还了突厥。

这一连串的大胜,让追随他的各部落尝到了真真切切的甜头,使他的拥戴者越来越多、威望日益隆重,而突厥各部也因此而更加团结。此时的默啜已经渐渐超过了他的兄长当年的威望。

本来默啜以为,中原朝廷远不是凭他的胃口就能吃得下的。这个帝国的底子太厚了,不败个百十来年的家,家底子就耗不尽,所以他一向是占了便宜就走。可是武则天的一再让步,让默啜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

他就像一头狡猾的狼,不断地向他的猎物做出试探,猎物越是让步,他越认定猎物并不强大,因之贪心也越来越重。而恰恰在这个时候。契丹人派来了使节。契丹人要跟他合作,一起瓜分河北,这正合默啜的心意。

对于契丹人的提议,他认真的考虑了很久,他觉得,中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