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部分 (第1/4页)

时御史大喜,把那白花花一双大腿扛在肩上,瞧那细细一道红缝,摇头晃脑地叹道:“芳草凄凄,恁也迷人,削人之骨,蚀人之魂呐!”奋力向前一挺,两下里齐声一哼,便是一阵云疏雨狂。

这厢里兴发情浓,颠筛正狂,只听门户那边猛地一声巨响,硬生生被人撞开来,许多青衣小帽家人打着灯笼火把直闯进来,就听一人大喊:“好个贱婢!难怪到你房中寻你不得,原来在此与人苟且偷奸!”

那人一声喊,把个时御史吓得登时就软了,慌慌张张自那妇人身上翻下来,就见两个家人打着灯笼闯进来,中间一人三绺长髯、道貌岸然,穿一件圆领大袖直缀,头戴软角幞头,威风气派,着实不凡。

时御史只道是这妇人在北方经商的丈夫今日来了,只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只好抓起薄衾掩面。那妇人赤条条滚下榻去,跪在那士子打扮的人面前,泪汪汪哀告道:“阿郎恕罪,非是奴家不守妇道,实是他迫力用强,奴家抵死不得,只好从了他……”

时雨一听不由大骇,心中电光石火般一闪,一个念头霍然跳上心头:“仙人跳!”

时御史怒发冲冠道:“好!好手段!原来你夫妻二人是使仙人跳的行家,想要讹诈时某钱财么?你们可知时某身份,信不信本官办你们个敲诈勒索、构陷官员之罪,流放三千里!”

那三绺长髯的士人愕然大惊道:“你是官?你是何方官员,既来本州,为何不住馆驿,却租住于此?本官堂堂一州之牧守,岂会做什么敲诈勒索、构陷官员之事?”

时御史惊了一惊,怔怔地道:“一州牧守?你……你是……”

三绺长髯道:“本官丹州刺史李骏峰!”

时御史大惊失色,再指赤条条跪在地上自称姓谢名钿钿的小妇人道:“那……那她是?”

三绺长髯道:“那是本官妾室,因老妻善妒,居于府外,怎么?”

时御史看看李刺史,再看看那谢姓小妇人,手中薄衾悄然滑落……

※※※※※※※※※※※※※※※※※※※※※※※※※※※※

同一个夜晚,鄜州府。同样的风清月朗,诗情画意,几道人影却悄然潜入了鄜州仓,似乎正干着梁上君子的买卖。潜进鄜州仓的正是古竹婷姑娘和她的三位兄长。他们已经从柯钊口中问出了鄜州仓的情形,如今柯钊已被他们转移看护起来,充作重要人证。

这些天在鄜州府行走,再与杨帆曾经说过的话一一印证,古竹婷终于明白杨帆所说的为何粮食对一个国家如此重要,这些世家豪门又是如何通过粮食来控制或者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

丰收年利用他们巨大的财富买入粮食、欠收年再出售粮食,这只是牟取暴利的最简单手段。从粮米充足地区购买粮食再运到发生粮荒的受灾地区出售粮食,这就有大把可能影响急得火上房的当地官府,做出种种有利于他们的决策了。

运粮这种事说来容易,可是除了官府也就只有他们才有这个人力物力办得到。官府即便没有互相推诿扯皮或者贪污**的行为,其办事程序也不及他们简化。办事效率也不及他们迅速。

因此地方官方唯一能够倚重的只有他们,而且是永远只有他们,这就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了。只要他们没想造反,官府就不能巧取豪夺,一切就得在国家律法允许的规则之内解决。

如此一来那些有求于人的地方官府岂能不予妥协?没饭吃的老百姓是会揭竿而起的,这个后果比什么都严重。所以,掌握着粮食的大户豪门,从一定程度上,就有了话语权。

再一个,有些地区以开矿设厂为主。有些地方以种桑养蚕为主,有的地方以种植菜油籽为主,有的地方则是以果蔬、蔗糖,酿酒、烧瓷或者渔牧业为主。这些地方人口多,农业却不发达。粮食严重依赖从外地输入。

于是,从上游控制了粮食收购、运输、销售的那些世家豪门。就可以控制粮食价格。粮食价格每提高一分或者降低一分。都直接影响到当地的生活水平,间接影响的就是当地百行各业的价格。

产矿的就要提高矿产价格、产油的就要提高食油价格,产果蔬、蔗糖,酿酒、烧瓷或者渔牧为业的,都要相应提高他们的价格……

而穿衣戴帽、住宿就餐、做工经商都涨价,那么农民出售粮食、力夫贩运粮食的价格当然也要上涨。于是粮食本身的价格还得再次上涨。粮食价格再度上涨,又刺激其它行业物价继续高涨,如此恶性循怀,终至不可收拾。

这所有的变动。都关乎着国计民生,关乎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