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部分 (第1/4页)

杨帆没有回答,他向杜敬亭拱了拱手,转身离开了牛车,杜敬亭沉默片刻,抬靴轻轻一踢厢板,牛车继续驶动,走向安乐公主的府门。

杨帆回到府中,小蛮正好从照壁后面迎出来,她身后还跟着杨思蓉和阿奴,阿奴怀里还抱着小杨吉。一见杨帆独自回来,小蛮不禁花容失色:“郎君,念祖呢?”

杨帆笑道:“念祖啊,也许一会儿就回来啦。”

杨吉趴在娘亲怀中咬着手指,一见阿爹走来,马上咧开嘴巴,向他伸出双手,大半个身子都探出去,杨帆将他自阿奴手中接过,单手抱着,迈着八字步向后宅走去,小蛮顿足埋怨道:“郎君怎么就放心把孩子丢给人家不管了。”

小蛮言犹未了,就听府门前一声清咳:“呃……咳!”

小蛮和阿奴闻声扭头,就见杨家大少爷左手托着个瓷钵,右手拿着个汤匙儿,从那瓷钵里蘸着麦芽糖,吃的嘴上脸上到处都是。武攸宜和武攸暨笑容满面地站在他的左右,一个手里提个竹马,一个手里举着风车。

武攸宜笑容可掬地道:“杨家娘子,快把你这宝贝儿子领回去吧!”

p:诚求月票、推荐票!

。(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十七章 何谓重器

女人如花,经过雨露浇灌的女人就像新雨初晴阳光普照下的花苞,娇艳欲滴。

太平公主当然不会真的住在杨帆府上,她只是多耽搁了一两个时辰,傍晚时分才踏着满天的霞光离开。

晚霞沐浴下的太平公主,脸泛娇嫩嫣红,眼波盈盈欲流,身姿步态都带起几分慵懒的风情,那久旷的身子经过一番雨骤风狂,还真有点吃不消的感觉,可风雨过后却是身心通泰,说不出的快意。

青牛牵挽着翠幄清油车,悠然自在地漫步在朱雀街头,车轮辘辘,车上,太平娇慵无力地伏在坐榻上,似乎在睡又似醒着,软绵绵的毫无气力,直到那牛车信步闲游似的,通过侧门直接驶进公主府去。

太平回府后稍事歇息,换了衣装,这才来到书房,唤莫雨涵来见。

莫大先生谋略深远、性情沉稳、心思缜密细致之极,各种事务处理的都甚合太平的心意,如今已经成为太平公主最为倚重的心腹。

莫大先生一进书房,就见太平穿着一袭大红牡丹翠罗软袍,玉臂斜支于案上,托着粉腮,嘴角一丝甜笑,仿佛一枝倚栏滴露的芍药,风情无限。

一见莫先生进来,太平急忙坐直身子,将那慵懒妖娆的风情悄然敛去,可是**之后眉梢眼角那藏不出的春情,却不是一时半晌便能褪去的,莫雨涵看在眼里,心中便猜到了几分。

他知道公主今天是去见杨帆的,太平以公主之尊,主动去拜见一位将军,两人私下里到底谁尊谁卑便可想而知了,更何况太平与杨帆之间的风流韵事早已充斥市井,莫大先生也是耳闻过的。

在莫大先生看来。大唐的公主养面首并不稀奇,更何况是太平这样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可是一位如此高贵、如此美丽的公主能被一个男人降的死死的,不是她在养面首,而是她以公主之尊成了人家的外室,那就稀罕的很了。

莫大先生年纪虽然大了,可他毕竟是个男人,所以对杨帆很有一些好奇心,他很想瞧瞧这个杨帆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把这位高傲的大唐公主降的伏伏贴贴。

太平公主见他进来。便坐正身子,恢复凛然不可欺犯的高贵模样。太平找他来,是要和他再商量一下联合武李两姓诸王向皇帝进言,为二张请命,请求晋封二张王爵的事。

太平当然不会说这是她听了杨帆的意见做出的决定。只说这是她的想法,征求莫先生的意见。莫雨涵认真听她说罢。抚掌叹道:“妙计!公主这一招以进为退,实是绝妙好计!”

太平明眸一转,笑问道:“哦,先生以为,此计可行么?”

莫先生抚着胡须轻轻点了点头,说道:“二张一旦封王。那便位极人臣,封无可封、赏无可赏,陛下还如何笼络二张?再者,以著书立说之功封王。实在难堵悠悠众人之口,皇帝是不会答应的。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卖他们这个人情?

公主,二张修书,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借此机会将士子名流笼络在他们门下;二是想以文教之功求晋身之阶。如果我们不为他们请封,他们也必然会向陛下求赏。万一皇帝授他们一个实职,纵不及王侯显赫,却只会让他们权柄更重。两相权衡,我们主动为二张请功,从一开始就把这封赏牵制在爵禄上面,不失为以进为退的一招妙棋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