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部分 (第1/4页)

李持盈虽然年纪不大,却甚有眼色,她迅速捕捉到杨帆眼中一闪即逝的厌恶,忍不住问道:“杨大将军,你很讨厌裹儿姐姐么?”

杨帆淡淡地道:“讨厌却也谈不上,只是……不喜欢她的为人。”

李持盈认真地点了点头,道:“嗯!人家也不喜欢她。”

“哦?”

杨帆扭头瞟了她一眼,笑问道:“又是你三哥告诉你的?”

李持盈不服气地道:“人家又不是小孩子,需要什么事都得别人来告诉我吗?我是……反正我就觉得她这人不好。”

杨帆转过头,随意地扫视着越来越多的宾客,悠悠说道:“这种话呢,你最好藏在自己的心里面,不要随便跟人家说。如果只是你和你堂姐之间的矛盾也就罢了,就怕被有心人利用,造成太子和令尊之间的不和。”

“嗯!”

李持盈甜甜地一笑,用力地点头道:“人家才不傻呢,当然不会大嘴巴,逮着谁和谁说啦。你放心吧,你看人家像是心里存不住事的人么,这不是因为是你,这才和你说么。”

杨帆笑起来,逗她道:“因为是我就可以说了?这么说,咱们两个还是无话不说的知己呢。”

李持盈年纪太小,比杨帆的女儿也大不了两岁,杨帆只把她当作一个可爱的晚辈逗弄,心中丝毫没有想到男女间事。同样的,小小年纪的李持盈情窦未开,对杨帆也没有一星半点男女间的感觉,她只是喜欢跟杨帆说话,还对杨帆有着小小的崇拜。

李持盈向杨帆调皮地扮个鬼脸,笑嘻嘻地道:“那是,你可不要了,人家可是知道你的小秘密的。”

杨帆好奇心起,正想问她自己有什么秘密,梁王府负责迎客的大管家突然用高亢的声调宣唱道:“邺国公大驾光临!”

今日武家宅子里放眼望去,光是王爷就有二三十个,可是论起名声地位,他们绑在一块儿也比不了这位邺国公,庭院中的客人们顿时一静,片刻功夫,就见武三思、武懿宗等武家长辈急急从厅上迎了出来。

众宾客们也自然而然地随在他们身后向外迎去,李持盈见状把小嘴一撅,悻悻地道:“真是这群马屁精!”然后把眼神儿一乜,睨着杨帆道:“喂!你要不要也去拍拍那位邺国公的马屁呀。”

杨帆把胸一挺,傲然道:“大丈夫存身立世,安能为五斗米折腰?不去!”

李持盈顿时笑靥如花,冲他翘起大拇指,赞道:“好样的!本姑娘刮目相看的男人,就该与众不同。”

杨帆揉了揉鼻子。讪讪地道:“不过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堤高于岸,浪必摧之。咱们不去相迎也就罢了,大剌剌地坐在这儿,却是一定会引人注意的,你看咱们是不是找个地方避一避先?”

李持盈“噗哧”一笑,嗔道:“你呀,真虚伪!”

嘴里说着,她却飞快地跳起身来。像是在做游戏似的,兴趣盎然地道:“咱们走!”

※※※※※※※※※※※※※※※※※※※※※※※※※※

今日这场接风宴,坐在最上首的自然是本宅主人武三思和最尊贵的客人张昌宗,但是最引人注目的却是自突厥归来的武延秀。

武延秀能在众多的武氏子侄中被武则天钦点为和亲人选,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在武氏诸子之中。武延秀貌相最为俊美,身高颀长、风度翩跹。六年的草原生活更是锤炼了他的身体。使他变得强魄健壮。

厅堂上,许多达官贵人向武延秀问起在他草原上这几年的生活,尤其是那些贵妇人,好奇之心最浓,武延秀绘声缓色地向他们讲述着自己在草原上的种种经历与见闻,只听得这些并不熟悉突厥情况的贵人们时时发出一阵阵赞叹。

武延秀虽然是作为人质被默啜扣押的。但是默啜并没有虐待他,而且在大草原上也不用担心他能逃走,所以他平时都是随汗帐部落一起游牧、迁徙,生活与活动并没有受到太多限制。

六年里。武延秀学会了突厥语,学会了许多当地的民谣,还学了一身突厥舞蹈,包括如今在中原宫廷和民间都极为流行的胡旋舞。这样的经历,与其说是做囚犯,不如说是一场探险,自然很是满足那些达官贵人们的好奇心。

张昌宗的身边坐着一位灰袍道人,道人面前案上是素菜,这位道人自顾安静地享用着美食,不管是武延秀讲起草原上的遭遇,还是旁人插话询问、惊呼感叹,他都置若罔闻,与这厅上喧嚷热闹的气氛格格不入。

这道人是张昌宗带来的,引见给武三思的时候,张昌宗把这位道人的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