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1/4页)

只见程昱走了进来,向曹操躬身施一礼,又对张辽道:“这个办法我刚才其实也想到了,但我请教几名船工,他们告诉我,汉水江心水流颇急,两边水缓,在江心抛物,很快就漂到两边,火油也是一样,莫说我们没有船只去江心抛洒,就算在岸边抛洒火油,也根本流不去江心,没有任何意义。”

张辽沉默不语了,这时曹操叹了口气,对众将道:“你们都下去吧!”

众将领都走下了大堂,堂上只剩下曹操和程昱两人,曹操叹息一声道:“眼看江夏在眼前耀武扬威,我去无计可施,奇耻大辱也就罢了,我很担心士气因此低迷,而荆州却由此民心士气高涨,现在想一想,夺取襄阳,我有点操之过急了。”

程昱笑了笑道:“其实问题不在夺取襄阳,而是丞相没有想到刘璟抵抗的决心,现在刘璟的策略,我已经看出来了。”

曹操停住脚步,注视着程昱,“仲德请说!”

“很明显,刘璟是想用水军绝对优势控制汉水,截断樊城和襄阳的联系,然后大举进攻襄阳,隔汉水和我们对峙。”

曹操眉头一皱,程昱说得确实不错,他也认为刘璟确实是这个企图,沉默良久,曹操问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们该如何是好?”

程昱叹了口气道:“除了利用刘备和刘璟的矛盾之外,我确实没有其他办法,不过微臣还有一个建议。”

“你说!”

程昱沉吟一下道:“我建议丞相立刻将曹仁调离襄阳,从房龄郡渡汉水北撤,趁现在刘璟还没有完成部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重蹈曹洪被俘的覆辙。”

曹操只觉一阵头大,他想找一个理由来反对程昱,但他却找不出,再拖下去,曹仁确实没有退了。

曹操感到左右为难,他又瞥了一眼程昱,见他欲言又止,便道:“还有什么话,你一起说出来吧!”

程昱低头半晌不语,尽管很难开口,但他还是有必要提醒曹操。

“我建议丞相也尽快离开樊城北归。”

第305章 阻截西路

、、、、、、、、、、

隆中地处荆山支脉,这里山峦起伏,丘陵众多,交通不便,但同时它也是襄阳通往房陵郡的必经之,一条弯弯曲曲的官道便穿越了隆中众多的山地丘陵,沿着两条山脉间的断层山谷,一直通向西面房陵郡。【全文字阅读】

隆中正是处于这条交通要道之上,使它有着突出的战略地位,不过在曹军南下之前,隆中并没有驻军,而是北方士族们的聚集之地。

但此时,北方士族几乎都逃亡去了江夏和南郡,隆中变得十分冷清,一个月前,一支千人的曹军在大将朱灵的率领下驻扎隆中,扼守住了西去之。

朱灵原本是袁绍手下大将,在攻打徐州陶谦时投降了曹操,一直颇得重用,这次曹仁镇守襄阳,他和徐晃一起,被任命为曹仁的左右副将。

曹军大营便驻扎在隆中镇西的一块空地上,紧靠西去房陵的官道,西面数步外便是茂密的森林,在向西则是两座大山,茂密的森林就像大山披的一件绿色袍,从山上一直覆盖到了地上,官道便是从两座大山之间的谷地穿过。

军营占地约亩,曹军拆除隆中镇的大量房屋,用拆得材料构筑了大营板墙,非常结实,在军营的四角又各修建一座哨塔,哨兵随时可以发现数里外的情况。

大营内,朱灵正在听取探的禀报,他已得到了消息,数江夏战船已杀到了襄阳,这使他非常担心,因为隆中便曾是江夏军的驻兵之地。

时间已到黄昏,朱灵心中愈加焦虑。他得到最新消息,江夏战船已在隆中码头上停泊,驻扎在码头上的余士兵都逃了回来,他们带来了更加确切的消息,一共近艘战船停泊在隆中码头附近。

这里离隆中码头不过二十里,江夏军很快就能杀来,就在朱灵在大帐内焦躁不安之时,一名士兵飞奔来报,“徐晃将军来了!”

朱灵大喜,急忙迎出大帐,只见徐晃带着着一支的军队疾速向大营奔来,大约两千人,他连忙迎上去行礼,“徐将军为何如此着急?”

徐晃翻身下马,递给他一支令箭,“奉曹将军之命,我接管隆中防御,朱将军副之。”

朱灵愕然,徐晃是副将,自己也是副将,为何让自己听命于徐晃?

但军令如山,他又不敢不从,只得迟疑着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进营说吧!”

朱灵见徐晃脸色凝重,不由有些担心,他带着徐晃进了大帐,不等他开口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