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页)

林岚笑道:“进来之前,本公子刚付了钱,这出去还付钱,难不成你们三元楼成了衙门?进来出去都得给钱?”

“呵呵,这位公子见笑了。小人嘴笨没说明白,是这样。进来酒水菜肴免费,那是指来参加传诗会之人,您这吃得满脸红光,小的看您一晚上也没作诗,所以也不算是参加诗会之人,故酒菜钱得另结。”

顺溜一听还得交钱,立马吓傻了,他一个月的月钱也就二十文,这刚刚吃的东西,加起来……他也算不灵清,不过至少得个几年工钱吧,这可如何是好。

林岚笑道:“这样啊,再给我来两屉蟹黄烧麦。顺溜,笔墨伺候。”

林岚摇摇晃晃地坐在楼下的一张空桌上,倚着墙稍作休息。

小二看了眼掌柜,见到掌柜点头许可,才往后厨拿点心。

林岚小睡片刻,被顺溜推醒。

“少爷,这里睡容易着凉,笔墨都给您备好了。”

林岚酒醒了大半,拿起笔便簌簌地写着。写完之后,还不忘拿起一边的蟹黄烧麦,再吃上几口,道:“顺溜,打包回府。”

主仆二人看着掌柜难看地脸色,笑盈盈地提着那烧麦回府去。

“掌柜的,那诗怎么办?”

“怎么办?往前传!我倒要看看,这白吃了我三元楼这么多银子,这诗能有多出彩,丢脸的又不是咱儿。”老掌柜甩袖离去。

这中秋传诗会,三元楼唯一做赔本的买卖,就只有林岚这一笔了……

第二十一章 七传词作

林岚回府之时,林如海还未归,几个姨娘打麻将也累了,正好收手。

林岚将一包烧麦递上,又喝了些茶解酒,整个人舒畅了不少。

抬头望月之时,不由笑道:“东坡老夫子,想不到今夜您的这首词,值来四两银啊。”

在吃着蟹黄烧麦的王氏问道:“什么四两银?”

“没什么,岚儿先去睡了。”林岚吐了吐舌头,要是又让自家老娘知道自家在三元楼吃吃喝喝,没个正形,估计又是一顿骂。

王氏眼尖,看到林岚还提着一个包裹,问道:“这里头又是何物?”

林岚手中的细绳晃了晃,道:“烧麦呀,娘你不正吃着呢嘛。还不够吃吗?吃得太多,小心身材走样,爹不要你呀!”

“去去去。早些休息,整日就没大没小,惯坏你了!”

几个姨娘没有子嗣,和王氏相处倒也融洽。

如今林如海有了子嗣,她们的压力也自然少了,用不着整日愁眉苦脸地哭骂自己肚皮不争气了。

是她们肚皮不争气,还是老林的枪杆不争气,谁心里都明摆着,只不过林如海是一家之主,这面子上……

是男人,怎么能说不行?

西厢依旧静谧,连彩灯都未张挂。

林岚蹑手蹑脚地走过来,还没说话,便被石亭中的青莲逮了个正着。

“你这厮又是作甚?”

“青莲姑娘还没睡呐。这不是三元楼刚回来,带了些蟹黄烧麦,给你尝尝。”林岚小声地嘀咕了一句猫耳朵。

青莲手中攥着诗稿,看着林岚嬉皮笑脸的样子,却少了丝厌恶,坐下来酸溜溜地说道:“准是那人让送给小姐的,被你用来借花献佛了吧?”

林岚听着青莲刺刺的语气,将油纸打开,道:“吃吧。你家小姐不带你出门,这中秋还得过。这里还有几个半道上买的月饼,你尝尝。”

青莲瞥了眼烧麦,似乎还有余热,便问道:“无事献殷勤,说,有什么企图?”

“青莲大官人,您可折煞小的了。这些都是孝敬您的,若是您不享用,小的都要去死了。”

“嘻嘻,油嘴滑舌。”青莲放下诗稿,拿起烧麦吃了一口,问道:“那人既然这么关心小姐,怎么自个儿一次不来西厢?”

林岚看着青莲吃着,托着小巴,感受着亭内的凉风,说道:“少爷也怕,万一小姐不认他,这脸面往哪里搁?”

“他还要脸面么?今夜三元楼,是不是跟你俩人大吃大喝,都沦为了众人口中的笑柄。明日老爷回来,看那人还如何应对。”

林岚嬉笑道:“大少爷也写了诗呀。”

“也写了?”

“是啊,若不是那首诗,咱们出三元楼还得付上四两银子呢。”

青莲嗤嗤一笑,道:“想来这把门的小二也是个睁眼瞎,你且念念,那人写的是什么诗?竟然能够值四两银子!”

林岚听得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