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页)

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大意是说,百病皆起于风雨、寒暑、清湿等外在的邪气和喜怒等内在情绪的波动。喜怒不节伤害五脏,风雨伤害人的上部,清湿则容易伤害人的下部。

那么如何使五脏保持健康呢?

《黄帝内经灵枢·本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大意是说,志意平和那么精神就专一安稳,“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不良情绪就不会发生,五脏就不会受到邪气的侵犯。

什么是志意呢?《黄帝内经灵枢·本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大意是说,志意就是我们的主观能动性,由此,我们主动地调御(驭)精神,摄收魂魄,与寒暑等外在气候情况相适应,积极稳定中和我们的情绪。

什么是魂魄呢?《黄帝内经灵枢·本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肺藏魄,肝藏魂……”可见,中医认为,魂魄就是伴随着精与神的往来出入的精神性物质,其中随神(精神)往来的是魂,与精出入的是魄,肺藏魄,肝藏魂。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别论》:“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所以,为了使五脏强壮,合理饮食也是应该的,但不要对饮食有所贪著或偏重于某种味道,那样反倒会伤害相应的脏器(参见《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2006年10月21日于北京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3·养心

中医文化随笔13·养心

中医认为,在五脏中,心脏是君主之官,能够产生精神活动。《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为什么说心脏是君主之官呢?《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大意是说,心是生命的根本,主宰着人的精神变化。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大意是说,心脏是五脏六腑的大主,精神所主宰的地方。如果它健康“坚固”,邪气就不能侵犯。否则心脏就会受到伤害,心脏受到伤害了精神就会离去,精神离去就会导致死亡。

心主五脏六腑有些表现,例如《黄帝内经灵枢·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是说悲哀愁忧使心脏“坚固”状态发生动摇,所以五脏六腑也随之发生动摇。可见心脏的重要性。

既然心脏如此重要,我们如何养心呢?

《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喜伤心,恐胜喜。”所以,我们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心态的沉稳,不要大喜过望,也不要狂妄自大。

《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大意是说,受到惊吓则定不住心神,思虑也定不下来,所以导致气乱。因此,要想养心,也要注意主动保持心态的稳定,即便是受到惊吓时,也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态。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提醒我们也要注意良性的心理暗示,主动化解悲哀愁忧,也要保持心态的稳定。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是说味道过于咸,则伤害心气。所以要注意饮食要清淡些。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到了一些养心的方法。列举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精神内守”,“不妄作劳”。尽量节省精神,不执著于妄念和相应的劳作。

2、“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情志闲逸而名利等欲望很少,内心安祥而没有得失的恐惧,努力劳作而不感到疲倦(因为不是执著于妄念和相应的劳作),情绪稳定而真气顺从。

3、“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眼睛不贪图有“色”(形象)的事物,淫欲之邪也不能迷惑自己的内心。

4、“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体察并守持自身与外界的整体性。

5、“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保持“阴平阳秘”的中道状态,并与四季保持和谐稳定。

6、“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主动放松自己,保持洒脱和快乐的心态。

2006年10月21日于北京 txt小说上传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