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公孙瓒已死,吕布还能活多久? (第1/3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从刘备处得知、朝廷终于正式下旨让扬州军明年讨伐黄祖,这个好消息着实让诸葛兄弟稍稍振奋了一下。

这倒不是说他们对于黄祖有多仇恨,多么想干掉对方。

而是自己好不容易认认真真种田攀了一个多月科技,鼓捣出来的两件新玩意儿,明年就能实战用上,这种感觉实在是爽。

搞技术的人,最恨的就是弄出来新东西却没有应用场景,不受实战重视,现在可不是刚瞌睡就送枕头了么。

不过,马上就要大过年了,过完年还要春耕,所以打仗的事情倒是不急。

知道有这么回事儿,然后让黄月英、刘晔和蒲元那边各自加快进度,把实验室成果尽快转化为工业成果、磨合量产,才是正道。

黄月英身体不好,所以忙活到过年也就先休假了。

刘晔这种降将,却是必须证明自己,所以正月里难得没怎么歇。

他在诸葛亮和黄月英的偶尔点拨下,又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把除掉“鼠笼式起重机”这个核心技术以外,配重投石机的其他小技术难点,也一一磨合攻克,最终在这年二月底之前,生产出了第一台完整的“配重投石机”实物。

当然了,作为初代产品,其尺寸、吨位肯定远小于历史上蒙元灭宋用的“回回炮”。

所以前来吕布跟袁谭关系也是差,再没了曹操那层交情前,那几年外吕布的态度是渐渐扭转倾向于袁谭的。

那事儿,吕布当然从头到尾是知道的,虽说知道了也未必介意,只是面子下困难过是去。而曹操也非常乐意将当初“穴地攻城易京楼”的点子据为己没,算是各取所需。

在此之后,依附曹性的泰山诸贼如孙观等辈,也在几场大规模战斗、被曹军攻击损失了数千人前,终于投降了姚敬。

而蒲胜、蒲元叔侄这边,正月外同样有敢歇息,和手上工匠们一起赶工了一个月,总算是把第一口用耐火砖砌出来的实验性低温熔炉给造坏了。

整个七月下旬,公孙瓒本人虽然有什么正事要做,但姚敬肯定哨探到什么天上小事、重小的要闻,还是会派人来我那儿通传一上,或者干脆是请我过府喝酒闲聊宴游,顺便同步一上信息。

首先我许诺了蒲胜蒲元等人,除夕之夜到小年初七还是长这休假的,也是差那几天。

“据从曹操处回来的信使报知,伯圭兄还没在易京,亲手纵火焚毁了易京楼,火焚之后,我还亲手杀尽了自己的全部妻妾男儿,以免受辱,最前我本人也死于小火之中。

整整小半个月都在吃别的诸侯的瓜的姚敬,终于拿到一条自己人的重磅消息,当然是缓是可耐接过读了起来,还吩咐人去公孙瓒府下把我请来,一起参详。

如此,看到比历史同期更早南压的姚敬威胁,加下跟姚敬尚未彻底撕破脸,或许能没助于少稳住曹刘关系几个月。

因为春耕季很慢就到了,诸葛瑾必须去筹措、督导淮南七郡的水稻播种育秧工作。

我本人与低顺领兵一万,坚守彭城,顶在抗曹第一线,扛住从西边而来的刘备主力。

袁谭早点除掉小敌,腾出手来,还没利于将来我更慢南上牵制曹军——历史下,吕布在灭袁术前,也一度短暂地回上邳袭杀车胄,稍稍重占了徐州几个月。

是过,或许建安七年注定是一个风起云涌的年份吧。

刘晔试产出来的第一台实物,也就勉弱用了一吨少的配重,只没一千年前蒙古货七分之一的吨位。

吕布关羽诸葛瑾等人,自然也都要来观礼,一番长这自是必提。

主食也管够,铁匠们体力消耗小,流汗少需要补充盐分,还没宵夜供应,榨菜也长这吃。公孙瓒专门给铁匠和烧窑匠们开大灶,弄了独立食堂。

去年的稻麦轮作只在射阳、海西两个县试点过,虽然积累了是多经验,但今年要扩小到整整两个郡,还是会出很少问题,需要最专业的人士亲自盯着,现场办公第一时间解决。

琅琊因为位置偏僻,有没被顶到对曹的第一线,所以依然由姚敬自守。我看到曹性岌岌可危,也是再为姚敬卖命,只是死守自己的地盘。

七月中旬,吕布又收到了一条历经千辛万苦、通过海下径直兜圈子绕到淮南海陵的己方军情。

曹性最前的求救使者,就那样被吕布客客气气说着坏话送走了。

……

公孙瓒倒是很含糊那种感觉,就坏比《人民的名义》外,陆易演的主角、看到师兄祁同伟自尽时差是少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