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 (第1/4页)

在行进的过程中,罗宾继续使用土行珠的力量侦察四周的情况,结果惊喜地发现,经过祭炼后的土行珠发挥了比以往更强的效果。

最直观的改变,就是感受大地之力变化,进行侦察的范围加大了许多,以前罗宾“看”十几步远的地方便一片模糊,但现在却可以延伸到五十步左右的地方。

“能见度”高了许多,想来土遁的速度也会有极大的提升。

罗宾现在每走一步,都感觉到脚底有一股微不可察,但却又非常明显的力量传来,整个人行走在平地中,就像是在走下坡路一样顺畅。

这是类似于“缩地成寸”的步法,罗宾没有特意使用,土行珠便把这一效果附加到了他的身上,让他连走路都变得方便之极。

不过,与可以感受到千步之外的大地震动比起来,这小小的加速效果却又算不得什么了。

直到现在,罗宾才算是真正拥有了掌握周边环境,提前侦察敌情的能力,这种能力是被动接收式的,远比魔法师的“侦察术”、“探知之风”等魔法还好用,而且范围又比靠斗气感应、听力、嗅觉等的武者大了许多。

从这一点来说,利用土行珠这种法宝侦察,相当于范围之内的大地都是他的耳目。

这种能力带给了队伍非常多的方便,罗宾总是能够提前发现藏在灌木深处、树后、石头缝间等地方的魔兽,然后让杀死它们,或者让大家避开。

在这过程中,罗宾又收获了不少的魔兽核晶,一日下来,他手头上已有六颗高级核晶,十二颗中级核晶,以及四十九颗初级核晶,这些核晶的元素力量各不同相,具有不同的性质。

可就算是这么多材料,能够炼制的,《造化宝鉴》中有记载的法宝也并不多。

罗宾在带着大家向森林外走去的同时,也在思考着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说法宝是用“积木”搭建而成的“房子”,可以用低级的材料堆砌而成(虽然需要的数量巨大)那么,各种不同性质间的材料,就像是形状、规格不同的积木。由于各种标准不同,自然会有某些材料不能用于炼制某种法宝,比如,总没什么理由水系核晶可以用来炼成土行珠那样的土系法宝吧?

但事实却是,五行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循环往复。

这里的生,并不是指“生成”,但却的确存在促进,增长的意思,这些现象,在自然界也不难见到,这也就是说,未尝就不可以用水系核晶炼制土行珠!

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转化两字。

这就好比,各种标准的“房子”户型,无论外形和实质结构是什么样,它们都是一砖一瓦砌成的,如果把“积木”的结构细化,看到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种材料做的),那事情就非常好理解了。

既然需要某种规格的“积木”,一开始制作“积木”时,把原材料削制成那种规格不就行了?

当然,这种转化也不是万能的,但除了一些实在是难以转化的东西,其它各种能量的确有很多相通之处,也存在转化的可能。

万物有生有灭,五行相生相克,这正是自然真理,转化的规则一定是存在的。

罗宾不由得回忆起了自己祭炼定海神珠,演化诸天世界的过程。

其实每一次炼制法宝,对罗宾来说都是境界的提升,但很多时候他自己都没有发觉罢了,那次演化诸天世界感觉实在太过奇妙,所以他印象深刻,记得的也只有那么一次。

在这过程中《造化宝鉴》让他体会了一把世界生成,重演地风水火的过程,这份体验实在是玄奥之极。

所以,当罗宾想到那个“转化”的问题时,便总感觉冥冥之中有一股意志在指引着自己,这并不是来源于某个生物的意志,而是天地自然,这个世界最为奇妙的真理所在的意志。

《造化宝鉴》也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干什么,它每一次帮助罗宾炼制法宝,就会流淌出许多关于大道规则的感悟,让罗宾去吸收理解,可罗宾目前只知道,若是自己能掌握能量转化的奥义,那就可以突破各种材料的限制,甚至是元素力量性质的限制,不用那么“挑食”了。比如想炼土行珠,不一定要挑土系核晶吃,随便吃个同样级别的其它元素核晶也行。

但他却一时不知怎么去掌握这种转化规则,总有一个呼声让他源着某条路走下去,罗宾明知那就是对的,却始终看不清楚前路的迷雾,找不到真正的方向。

念及于此,罗宾不由感到头疼异常,总是理不出个头绪,他于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