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尽⑿滤姆秸庋�娜砑��哿��橹���币膊斡胪蹲柿艘恍┕�荆�冉现��挠薪鹚闩倘砑��竞褪兰投Φ悖�罢呤侵泄�谌�蟛莆袢砑��荆�笳哂梢�奶魏退�募父銮寤��Т窗欤�枪�谠贗PTV领域领先的技术提供商。这一块,工学博士背景的李志高管理起来要更加得心应手一些。

但按照上述业务划分,cpcw网站却是黎和生和李志高都可以去管理的部门:从媒体的角度上说,cpcw网站作为电脑报纸介媒体的电子版,本身有媒体属性,而且一直在黎和生的管辖范围下发展;从产业的角度上说,到1999年,互联网已经开始形成一个产业,各种商业模型已经出现,可以作为一个生意来操作,因此,让李志高来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在黎和生与廖杰商谈期间,李志高也接到了陈宗周的电话,让他和自己一起赶过去,跟廖杰他们谈判。在谈判之前,陈宗周、黎和生、李志高三人定了一个cpcw作价500万美元的底价,也就是说,如果廖杰愿意出300万美元,就可以拿到60%的股份。

陈宗周将李志高介绍给大家之后就离开了,留下黎和生、李志高两个作为谈判的主力。谈判从午饭后开始,一直延续到晚上还没结束。黎和生想:cpcw网站从成立开始,最多的时候也才6个人,电脑报社的投入前后不到100万元人民币。因此他觉得在价格问题上还可以松动一些。李志高最初一直比较坚持,但经过黎和生的劝说,同意再降低100万美元,让廖杰以200万美元占60%的股份。但廖杰却一直没有表态,只是说:“如果你们缺资金,我可以先投几十万美元,以后再说。”最后,廖杰表示愿意投120万美元占60%的股份。这时已经是半夜两点了。但李志高坚决不同意,他们向陈宗周打了电话,陈宗周表示也不同意。谈判就算到此为止了。李志高回到房间以后,廖杰又专程来找了他一次。他说:“你何必这么坚持呢?”李志高说:“问题是我们的网站值这个价,你要考虑我们是真的要把这个事情做起来。”廖杰叹了一口气就离开了。

就在这次谈判之后,黎和生离开电脑报社和廖杰一起创办了百联网讯公司和100 OK电子商务网站。在黎和生离开电脑报社后,李志高接管了当时的cpcw网站,并成为后来天极网的CEO。

李志高,1967年生,湖北罗田县人,因受《红岩》影响,1984年进入重庆大学,1995年7月重庆大学光电精密仪器专业博士毕业,师从院士、著名的光电专家黄尚廉。毕业后被陈宗周几度游说,到电脑报社负责产业拓展方面的工作。IDG与《电脑报》在媒体领域合资未果后,两家于1996年联合投资创办了教育软件公司——苦丁香软件公司,李志高出任总经理。

由于苦丁香的原因,李志高与IDG的交往甚多,1999年IDG已经把兴趣转向互联网,对《电脑报》的网站也很感兴趣。因此,除了和中渝谈,《电脑报》也在与IDG谈,这两项洽谈都由李志高负责。

1999年8月13日,经过《电脑报》与IDG之间的一次互访后,陈宗周、李志高和IDG的周全、林栋梁在北京丰梁广场IDGVC的办公室里第一次面对面的坐了下来,就是在这次谈判中,双方经过协商,IDG追加投资cpcw100万美元,总投资为500万美元,占50%的股份;《电脑报》一方将当时已经赢利的软件邮购部作价100万美元投进来,加上原来作价400万美元的网站 部分,《电脑报》相当投入了500万美元,占50%的股份。

1999年10月,IDG第一期的500万美金到达重庆天极信息有限公司的帐上。在当时,500万美金的投资不算是个小数字,当时8848的第一期融资也只有200万美金,最大的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索易才50万美金。这应该是IDG当时最大的一笔首期投资。

天极为什么值这么多钱,耐人寻味。这一方面是因为天极当时连续三年成为CNNIC评选的十大网站,有知名度,有流量;另一方面,还在于IDG与《电脑报》1995年那桩错过的婚姻 给双方带来的遗憾无法忘却,这种遗憾在这次融资中起了放大作用;对应的事实是,熊晓鸽对于这个投资项目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求陈宗周担任天极公司的董事长。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天极和Chinabyte合并

而在2001年4月天极与ChinaByte合并的过程中,正是陈宗周的大力推动和一个从新闻集团派回的叫李映红的CF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