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 (第1/4页)

。。。。

“自炎、黄二帝治世以来,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们,开始有了同一个名字——炎黄子孙!!”

“然,日月更迭,三皇五帝传血脉至周,周分数国合于先秦。。。”

文彦博太阳穴直突突,这混蛋损完了我,怎么自己说起了历史?

赵祯在宣德楼上听的倒很起劲儿,以他和唐奕的几次接触,这小子从来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后面不一定又有什么重量级的等着呢。

。。。

“秦亡而汉立,我们又有了另一个名字——汉人!!”

底下的百性虽然不知道唐子浩为什么说史,但也大概听懂了,这是说咱们汉人的由来。

。。。

“汉儿传至大宋,虽散落神州各处,

然我们的姓氏!

我们的血脉!

我们的根!!

都来自同样的祖宗!!”

唐奕说到这儿,几乎是嘶吼着大喊,生怕离得远的听不见!

“不论河北的苦民,还是开封的儿郎,我们的根是一样的!身体里的血是一样的!往上数两千年,我们的祖宗也都是一样的!”

下面的百姓哪听过这么有‘气势’的演讲,多数都喘着粗气,也不知道为什么就全身血液沸腾。

“大宋!是汉儿的天下!大宋也是咱汉儿的家!”

“你们说,我们汉儿,是不是一家人!?”

“是!!!”

还真有捧臭脚的,底下稀稀拉拉有人大声称是。

。。。。

“当下,京东、河北数十州,近百万‘家人’置于大河肆虐之下,与天灾抗争。咱们身为汉儿,身为‘家人’,能眼睁睁看着家人罹难,亲人受苦吗!?”

“不能~~~!!”

还是那几个人猛的一声高喝,随即百姓们好像也熟悉了这种有问有答的方试,就如水入油锅,瞬间点燃了台下开封百姓的热血!

“不能!”

“不能!”从星星点点到轰天的呐喊,震得宣德门前守城兵士手中的大戟都是一阵乱颤!

。。。

“我们身为大宋的家人,身为那百万灾民的兄弟姊妹!在危难之时,难道能冷眼旁观吗!?”

“不能~!”

“不能~~!!”

这回,百姓是轻车熟路,喊声整齐震撼!

“官家尤能为灾民祈福罪已,节衣缩食。天子亦如此,难到我们就不能吗!?”

“能~!”

“能~~!!”

“如今,大辽使节就站在那里!”说着,唐奕一指台下一搓明显有异于大宋衣着的人群。

辽使吓的一哆嗦,心说,你特么扯我这来干什么?这人山人海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我们了。

(未完待续。)

第194章 彻底忽悠瘸

唐奕很‘坏’地把矛头指向了辽使。

“如今,大辽使节在此,我们能让他们看我大宋如散沙一盘,父兄有难而不救吗!?”

“不能~!不能~~!”

宋辽积怨之深,深入百姓骨髓,唐奕一下子就戳中了数万百姓的软肋,大伙开始不要命地大喊起来,仿佛要吃人!

。。。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寸江山一寸家!!”

“大宋是家!家可蒙难,却不可灭!汉儿当自强!!”

。。。

“汉儿自强!”

“汉儿自强!”

“自强!”

。。。

“大宋!!”

“大宋!!”

。。。

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儿,台下的百姓、富商,从跟着唐奕高喊‘汉儿自强’,到开始山呼“大宋”二字,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最后,宣德守兵也不管什么军仪不军仪了,高举手中兵刃,跟着百姓一起高喊“大宋”!

整个宣德门前,一片沸腾!

赵祯在宣德楼上,看得眼圈泛红,心中呐喊:有民如此,何愁不兴?

文彦博也忘了自己是宰相,站在台上高举拳头,和百姓一起山呼‘大宋’,喊得那叫一个过瘾!

此时,曹佾、潘丰、张晋文,甚至是董惜琴、董靖瑶,则都用一种近乎崇拜的眼神看着唐奕。

董靖瑶那恬燥丫头,此时出奇的安静,呆呆地看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