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部分 (第1/4页)

“让你这小疯子一通抢白,倒是把正事忘了。”

“陛下让我来提醒你,大辽皇位已定,很可能辽朝对宋态度会有变化,让你有个心理准备。”

。。。。。。

这倒提醒了唐奕。

“那他们还是快点变化吧,我还等着他管我要钱呢!”

文扒皮一翻白眼,心中暗骂,你有钱给我点好不好?特么增兵的粮饷是他挪用了攒了好几年的修河钱。

他倒是忘了,刚才唐奕还要让他张嘴,是他自己犯倔。

文彦博走后,屋里又只剩下唐奕和福康。

福康一边给他研磨,一边柔声道:“唐哥哥却是别总开文相公的玩笑,他挺不容易的。”

唐奕一偏头,笑道:“你到底哪头的?怎么帮他说上话了?”

福康道:“听父皇说,这几月,文、富两位相公为了尽力配合与你,东挪西凑甚是辛苦。要不是他们,咱们根本没钱往边境派兵的。”

(未完待续。。)

第505章 本来就不大

福康这么一说,唐奕倒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心里话,赵祯、老师,还有一众朝臣给了他无上的信任,让他主导燕云事务,可以说,要人给人,要兵给兵。

唐奕说要往边境增兵,赵祯和文、富更是磕巴都不打一下,硬着头皮扛下所有压力,往边境派兵。

要知道,当年西夏闹得最凶的时候,大宋都没这么大规模的用兵。

为什么如此痛快?

无它,只为祖宗基业!

而这两个月,在唐奕玩命的折腾下,成果斐然确实不假。但是,朝廷这几年攒下的那点“零花钱”,却是一个大仔儿都没剩下。

看着福康认真而可爱的面容,唐奕故作委屈道:“给他钱,他还不要,硬要充什么好汉,这却要怪我喽?”

福康道:“他们也是好心,是不想给你添麻烦。”

“唉。。。。。。”福康一句话就戳中了唐奕心中的柔软。

为了那块地,为了让老王爷不白死,大宋真的是前所未有的上下一心了。这种氛围让唐奕觉得,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算了,一会儿国舅回来,让他去找富相公,尽量帮他们周转一下吧!”

富弼还好说话些,不像文扒皮脾气那么臭。

福康闻言,笑得更甜了,“父皇说得没错呢,最孝顺的不是福康,而是唐哥哥呢。”

“嘿嘿。。。。。。”唐奕得意憨笑,一点都不嫌害臊。“一家人嘛!”

“。。。。。。”

福康面嫩,又被唐奕说红了脸。

好吧,唐奕可不是福康心里那个意思。

缓了半天,福康才道:“唐哥哥确是办了件大好事,两位相公也不用再动修河钱了呢。”

“啥?”唐奕一下把手里的书扔了出去。“他动的是修河钱?”

“对呀!倒是苦了河北两路的百姓。”

她以为唐奕一听是修河钱,有点生气了呢,毕竟河修关乎数百万百姓的民生。

不想,唐奕闻言,眼睛一瞪,“那不给了!”

“。。。。。。”

一听是修河钱,唐奕本打算“接济”一下文扒皮的心思立马就没了。

他和福康想的正好相反:早点把修河钱折腾光才好呢!

。。。。。。

原因很简单。

庆八年的大水,余波一直到现在也没平息。黄河改道之后,拖了六七年也依然没有修整。

按说,修河是造福百姓的大事,关系到京东一直到黄河入海口近百州县的民生福祉,唐奕不应该拦着。可问题是,文彦博和富弼在这事儿上脑袋缺根筋,认准了六塔河那套方案。

没错,就是前几年让唐奕拦下来的那套方案,以六塔河水道引大河之水东去。

唐奕很清楚,六塔河承载不了黄河天水,肯定是要修而复决的。

可是,文、富二人不相信,坚持要修六塔河。唐奕不出钱,那他们就自己从朝廷财政里挤钱,反正是铁了心要修六塔河。已经攒了好几年,也快攒差不多了。

那么,唐奕既然不同意六塔河,也知道黄河治理迫在眉睫,他为什么不自己出一套方案呢?

真不是他不想出,而是他没那个能力。

六塔河为什么会复决?原因在哪?他很清楚,做为一个理科生测量、造图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