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部分 (第1/4页)

这一日,她看书倦了,伏案睡了一阵,忽被一阵喧哗吵醒,揉眼出门,却见远处打谷场上,或站或坐,来了许多陌生之人,口音不类土著,衣衫槛褛,闹成一团。花晓霜心生诧异,走近一看,却见人群中许多病人,不少人身受金疮,伤口皮肉翻卷,化脓生蛆,躺在地上呻吟。她见此情形,忙转回拿了药物,任是梁萧长袖善舞,一步百计,身处此间,也是头大如斗,好生为难。来到场边,却见柳莺莺拉着梁萧从远处过来,见她在此,立时做出亲热模样。花晓霜心头一酸,转过头,招呼众人到房前,挨个儿诊治。柳莺莺见状冷笑道:“又假装好人!”梁萧道:“她本来就是好人。”柳莺莺道:“好啊,她是好人,我就是坏人了!”

梁萧点头道:“你自然是坏人了。”柳莺莺秀眉倒立,正要发作,却听梁萧笑道:“好在我也是坏人,咱俩歪锅配扁灶,一套配一套。”柳莺莺转嗔为喜,笑道:“是呀,咱们都做坏人,让她一个人充好人去。”梁萧见晓霜忙得厉害,便甩开柳莺莺手臂,上前相帮。柳莺莺气急败坏,顿足道:“什么一套配一套,分明是嘴上一套,心里一套。”梁萧笑道:“别拧淘气,去打两桶水来热过!”柳莺莺怒道:“我才不去。”鼓涨桃腮,站了半晌,但见难民哭哭啼啼,又觉有些可怜,气咻咻转过身,打来井水。

梁萧生于江西,听众难民谈吐,正是乡音,详加询问,方知宋军与元军交战,败于兴国。江西屡经战乱,民不聊生,是以纷纷逃难,来到此处,沿途又遇匪患兵灾,伤亡甚众。

治疗已毕,月已中天,众难民纷纷告辞散去。四人饥肠辘辘,转入房里,就着清水吃了几个馒头。

花晓霜心不在焉,沉吟道:“萧哥哥,柳姊姊伤也快好了,我想……我想去江西行医。”梁萧道:“好啊,我陪你。”柳莺莺又气又急,狠拧了他一下,慎道:“梁萧,方才不是说好了,你要陪我到天山去。”梁萧道:“我说的是,晓霜愿去,我才愿去。”柳莺莺一怔,大声道:“她有什么好?你只听她的,就不肯听我……”

眼中泪花一转,伏案便哭。梁萧道:“我答应过陪她行医,男子汉大丈夫,言出必践。”柳莺莺肩头微颤,倏地抬起头来,拭去眼泪,狠狠瞪着晓霜,咬牙道:“好啊,我也言出必践,要么你死,要么我亡。”这几句话说得决绝异常,花晓霜听得心头一阵迷糊,她也不知如何转回房里。还醒时,发觉自己正靠在床边。

梁萧与柳莺莺的争吵声从房外传来,明明很近,听来却又很远,很熟悉的声音,听来却又那么陌生。蓦然间,一阵难言的悲伤绝望从心中涌起来,泪水不知不觉,浸入粗布的棉被里。

第二章雾林奇妪

次日,四人启程南行。梁萧与柳莺莺大吵了一回,负着行礼,闷头走在前面。柳莺莺见梁萧不理,伤心难过,气无处发,便寻花生的不是,动辄拳打足踢,哪知小和尚身似铜浇铁铸,挨上三拳两腿,他只是呵呵傻笑;柳莺莺却觉手脚疼痛难禁,一时无法可想,满腹怨气又落到花晓霜身上,仇恨更深一层:“即便梁萧恨我一辈子,我也非弄死你不可。”

走走停停,行二十余日,进入江西境内,果然是千村荒芜,鸡鸣不起,荆棘丛生,中有白骨;元军固然如狼似虎,四方横行,大宋败兵也化为流寇,白昼蜂起,到处劫掠,梁萧纵有冠军之勇,但杀退一批,又来一拨,也觉不胜其烦。有时行走数十里,不见人烟,一入夜里,则四面寂寥,只闻啾啾悲风,仿若万千鬼哭。

这一日,四人经梅岭进人两广境内,又遇上大群难民,伤病甚众,待得救治完毕,携带药材便已耗尽。花晓霜挎上药篮药锄,道:“萧哥哥,我去山里瞧瞧,看有什么草药?”梁萧道:“我陪你去吧。”花晓霜点点头,还未动身,便听柳莺莺冷笑道:“就这么去了?”梁萧知她心意,只得道:“你也来吧!”柳莺莺轻哼一声,背着双手,跟在二人身后;花生独自留下,照看行礼。

三人在山间行走一阵,花晓霜举目四顾,忽见前方山崖之上,生着一丛一株草药,喜道:“先采这个,只要叶子和果实。”梁萧当即爬上,以镰刀割下,柳莺莺瞧着眼生,问道:“这是什么?”梁萧摇头道:“我也不认得,晓霜,你来说。”柳莺莺只是撇嘴冷笑,花晓霜迟疑道:“这草叫做‘王不留行’。”梁萧奇道:“好怪的名字?”花晓霜道:“这种草药有行血之功,配药服下,能使血流畅行,就算皇帝下令,也阻止不了,故而得了这个美名。”梁萧听得这话,不由忖道:“做人何尝不英如此?认定的好事,就当尽力而为,以帝王之尊也不能阻拦;若遇上可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