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老法家熬出头了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一步惊仙 乱世大商人

第482章老法家熬出头了 明明十日前方才拿到了对吐谷浑大胜的捷报。 但此刻李世民却已经在心中盘算如何对高昌国用兵了。 这并非是他欲类汉武穷兵黩武,而是就如后世总结的那样,若要经略西域,那高昌便需紧紧握在手中不可。 而且他也并非没有给过高昌国机会。 自颉利献舞后,在元正大朝会时,李世民便已明里暗里向高昌国的使者表示过: 前隋大业四年时,炀帝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管理西域,并于高昌境内设西戎校尉府震慑西域,且高昌王亦有求娶炀帝之女华容公主,可见高昌乃隋之臣妾。 如今唐承隋统以治天下已十三载,高昌国反倒不闻不问,是何般道理? 那高昌王,竟不愿来亲自唤朕一声天可汗! 话语当中的意思已经极为清楚,但高昌王颇有不为所动的意思。 去岁元正时说身体抱恙,明年一定遣嫡子朝长安,聊表敬意。 这些对刘备来说都是再鲜活不过的记忆——黄巾起义后,朝堂内外多的是野心昭昭之辈,权倾朝野者你来我往,其间皇甫义真可称得上一心奉公。 虽然李世民不是很明白,明明后世录于史册中的说法是麴文泰亲自赴长安,以贺唐灭dtz。 结果为啥他见到的就只有高昌国的使者? …… 不过此事他亦可做得,若是在《伤寒论》当中加上针灸篇章,会不会有夺名之嫌? 法正这番话语让刘备缓缓点头,随后更是授意交给法正去做便是,这也引得法正大喜: 让他法正去办,那稍微动动手,这文医双绝的皇甫谧岂不是能轻轻松松收为弟子? 再想想那被卧龙凤雏争来争去的小姜维,法正一时间简直有眼含热泪之感——咱老法家的人终于熬出头了! 没人知晓法正的感慨,张仲景更多是盯着那皇甫谧的成就在沉思。 高昌王父子,麴文泰和麴智盛双双身体抱恙。 《素问》当中便有针灸篇,但这皇甫谧着作被称开“针灸学”,恐怕所着之书更为全面,故而有此开宗立派之言。 只不过如今想来,皇甫义真之功绩几乎皆为镇压黄巾,再想到后世称呼黄巾起事为起义,这反倒让刘备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 但好在,如今看来其族亲尚未没落,不至于使老将军缺了血食。 法正对此间地理很是熟悉,对这安定更是不陌生——此地恰好便位于小姜维故乡之北。 “皇甫嵩曾孙?” 刘备一怔,随即便是一叹: “皇甫嵩病亡已近二十年矣,唯叹不能以功名终。” 至此也彻底磨灭了李世民对高昌国的最后一丝耐心。 而今岁更简单,所至长安者依旧唯有使者,带来了毫不意外的消息: “如今安定郡归雍州由玄德公暂领,正宜抚良臣之后,嘉遗忠之嗣,授学开蒙以全老将军对汉拳拳之心。” “皇甫义真乃是安定人,这曾孙应能在安定郡寻得。” 不然还是等那皇甫谧被寻回后,再看看其年岁医才如何,稍加培养吧。 而对孔明庞统两人来说,更在意的还是那养蜂之法。 虽不得见《天工开物》养蜂之法,但如今他们完全可以跳过被后世称为“古法养蜂”的步骤,去尝试学习研究后世的养蜂之法。 其中关键有两物——活框蜂箱与摇蜜机。 拜汉字有象形之意所赐,单看活框蜂箱这个名字两人便已有了个大概试制方向,摇蜜机更难一些,但依旧可以从摇字入手尝试。 不过这些事都有一个关键人物,便是这后世随口提的人物——姜岐。 “这姜岐,莫非便是天水姜岐?” 简雍好奇自语,这话被两人敏锐捕捉到,而感受着两位军师的目光,简雍也不急不缓道: “姜氏皆居天水,这姜岐亦乃天水之人,早年间曾被太守强令出仕助曹,其人宁死不出。” “后来这姜岐母亲病逝后便彻底隐居旷野,时人其如今以蜂豕为伴,偶有人跟随。” 孔明庞统对视一眼,皆大喜。 后世所说的醴之失传,麦芽式微,葡萄酒之法等等对两人来说太过遥远。 但这又一活着的大才可是近在眼前的。 简雍眼见两位军师的神色也大笑着主动请缨道: “既如此,明日我便返上邽,入野寻遗贤便是!” 孔明庞统顿时大笑,喜不自胜。 【话题重新回到过年上。 既然知晓了如今南北方有过小年的时间差异,那歌谣中的“二十四扫房子”便更加容易猜出了。 说白了就是上古时的祭祀五家神的习俗演变而来。 只不过经过清朝的省事改程序之后,祭祀家神的流程才发生了割裂,灶神更加突出,余下的四家神便逐渐简化为对房屋住所的清洁。 这方面来说,古人一直做的也不算太差。 《诗经》当中有记载穹室熏鼠之法,《周礼》一样有记载,逢节日须用名为蜃灰的东西洒扫墙屋以驱虫 周礼当中记载的蜃灰根据如今的考据来看,应当是将贝壳捣碎成灰,算是沿海地区石灰的下位替代。 只不过古代毕竟还是受限于人力物力,这样打扫居所大部分来说还是权贵的享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