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1/4页)

8张邈

年少时就以行侠仗义闻名乡里,结交了袁绍,曹操等大批官宦子弟。后来为陈留太守,与曹操一道起兵讨伐董卓,双方关系相当紧密。起初其地位是曹操的上司,后来转为其下属,加上并非曹操嫡系,所以虽然受曹操信任和善待,仍然自疑不已。曹操攻打陶谦时他在陈宫劝说下叛迎吕布,与回师平叛的曹操在兖州大战,结果失败,在向袁术求救的路上被部下杀死,家属被曹操夷灭。

9张绣

张绣是张济的侄子,在张济战死后接管了他的部队,与刘表联盟,屯于宛城。后投降于曹操,因怀疑曹操图谋自己,不久反叛,偷袭曹操,导致曹操长子曹昂战死。之后张绣与曹操多次交战,曹操不能攻克。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再次投降曹操,被拜为扬武将军,在与袁绍交战中数立战功,于远征乌桓途中去世。

陈寿评曰:绣舍群盗,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则於彼为愈焉。

10董卓

董卓早年为汉将,在西方平定少数民族叛乱,后来又参加讨伐黄巾起义,数次兵败,却依然升为前将军,掌管重兵。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正逢京都大乱,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董卓放弃洛阳,移都长安。董卓生性残虐,当权后横征暴敛,激起了民愤,最后被王允和吕布谋杀。z

第43章,从长计议

偏厅堂上,陈县君、文县尉、祖繁等人先后落座。。

祖昭从内院赶到时,祖陵已经将凌晨的情况重新进行了详细介绍,陈县君等人已然有了具体了解。文泰、祖繁二人都是严峻的神色,不等陈县君有任何表态,他们一唱一和便说了自己的观点。早在赶往祖家庄的途中,文泰、祖繁乘马走在前面,二人便私底下有过一番讨论,倒是轿子中的陈县君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

文泰认为眼下应该立刻遣人往郡府,奏请太守刘政下达檄书,同时召集本县兵役壮士,尽快赶往令支县贼人藏身之处进行搜捕。而祖繁则补充应该也将此事回报于令支县县府,最起码也可以合当地县府的人马,又不必引起跨界之争,共同围剿贼众。

陈县君原本还是一副睡意未散的样子,在听完文泰、祖繁的话之后,当即一个激灵,就放佛大冷天被人泼了一盆冷水一般,一下子便振作起来。

“咳咳,我以为,此事当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从长计议?再从长计议,贼人早就跑得无影无踪了。”文泰有些挡不住自己脾气的嚷道。

“县君大人,我等所言无不是在计议。只要按部就班,此事必能有一个结果。”祖繁倒是还能很客气的说道。

“陈大人,若县府不便出面,我祖家上下可不缺壮士。”祖举虽是持重之人,但是在这个时候也要站出来向陈县君施压,于是故意这么说道。

“诶,祖老将军这话说的,保境安民,是本官职责之内嘛。只是眼下此事颇为复杂,涉及跨境越界,稍有处理不好,恐怕会引出不必要的误会。”陈县君打着哈哈的说道。

“县君大人,恕小子多嘴,”这时,祖昭站起身来,郑重其事先向陈县君施了一礼,随后又不亢不卑的说道,“王政这厮是在集市上被抓,他既是贼众的联络,若拖延时间过久,贼众必会生疑。此次我祖家受此大辱,若不一雪前耻,上对不起列祖列宗,下不得安抚遗孤遗孀。还请县君大人为民请命,定要将此贼众一网打尽。”

“大公子你这话说的……”陈县君还待敷衍。

“县君大人,年年入冬县中皆会备盗。如今天下不宁,贼寇丛生。即便今日不剿此贼,入冬后必会聚势来犯,到时候会是何等境况,任谁都不得而知。倘若备盗不利,又或损失过大,他日县君大人如何向郡府交?何不趁贼势尚弱,一举破之,不仅能免除后患,更能震慑全境,岂不一举两得?”祖昭趁着陈县君语气不定之际,立刻又说道。

这番话说得在情在理,也分析的头头是道,引得厅堂的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跨界越境虽是麻烦事,但若将此次行动当做循例备盗来看待,那就另有说法了。

面对祖家的压力和自家县尉的胳膊肘向外拐,陈县君自是无从自处,若这个时候他还要敷衍了事,只怕今后彻底没办法再跟祖家打交道了。更何况他虽是喜欢作壁上观的人,但也并非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听得祖昭连续两番剖析,或多或少是觉察到个中利害。

寻思来寻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