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 (第1/4页)

一月不足,祖昭就平定了赵慈之乱,其他诸侯将军听了,都叹祖昭能力了得,而祖昭为了躲避锋芒,将重要功劳推给了皇甫嵩,说要不是他出兵攻打赵慈后方,自己也不会这么顺利。

皇甫嵩见祖昭如此有义,报奏朝廷,直接让祖昭任辽东郡太守,反正现在他们也执太守令。可惜皇甫嵩的奏章被宋典拦下,他怨恨祖昭不让朝廷向辽东征收赋税,毁了他一条重要的贪污渠道,所以怀恨在心,将奏章压下,后来事情就此不了了之。祖昭虽无太守之名,却有太守之实,也乐得逍遥,这些自然是后话。

且说祖昭灭了赵慈,眼见新昌县受害严重,最重要的播种时令被耽搁了,祖昭特此向百姓表明,他会尽量从其他郡县抽调物资过来帮助百姓度过难关,无田无业之人则可以一起和他回辽东郡府,他会安排工作给他们,保证有吃有穿,男女皆可。他所说的自然就是进入大蛎湾生产基地,那里可是纺织业渔业木业各种建灶业都集聚的,缺的正是人。

祖昭此令一下,响应者甚众,祖昭命人将报名者全都记录在案,家有老人小孩者,若有多个兄弟姐妹,则可以去,否则必须留下来照顾老小,粮食物资方面官府会适当给予资助。

民众的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这里的县令,原来的县令和县丞都被赵慈杀害,必须选一个县令。他自己的人现在不能留在这里,留下谁都是有一种大材小用的感觉,可别像凤雏一样,江东只是让他弄个闲置,刘备也就只是让他做一个小县令。幸好张飞人粗心不粗,见到凤雏能力了得,果断chayexs。。chayexs。推荐,这才让那丑陋不堪却才能和诸葛卧龙比肩的人有了上位的机会。

祖昭决定用民主选举的方法,就是在新昌本县由百姓选举出一名他们认为有资格做县令的人,这样是挺好的,高度自治,选出来的县令自然也会一心为民,而百姓也服他,办起事情来就容易了,遇到矛盾也是有商量的余地,不至于闹出事情。这年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三天一小乱五天一大乱,动辄就杀县令杀郡守起义造反,祖昭可不希望看到辽东本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祖昭心中还一直有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历史记载,在187年,明年的时候,辽东张举张纯将要造反,他们将会杀了右北平郡太守和辽东郡太守,自己现在就是行辽东郡守之职,到时候那两家伙造反的时候不会杀的就是自己吧,这就冤孽了,所以他必须提防,他相信他能改变历史的,一定要叫他们二人的造反扼杀在摇篮里面。

不过现在的问题是,他可不能效仿隋朝杨家,为了防止有人谋朝成为,姓李的就杀了,这可不得了。现在他手下就有很多姓张得文官武将,要是一并杀了,真是逼着人反了。他才不会干这样的事情。

当然,现在的问题就是选出一个县令掌管这里的一些事物,至于其他的佐官,那也就由县令主持让百姓选举好了,等祖昭发现适合的人选,自然也会调来这里任职的。

诏榜一出,百姓们可是感觉新鲜透了,自己选出自己看好的人做县令,这种事情他们以前可谓是闻所未闻,直接不敢相信,他们知道官官之间可以相互举荐,官也可以举荐任命有能力的白百姓做一些小的职位,可是百姓自己选举出心中的人选,这种事情,除了祖昭之外,没有人不觉得吃惊又感兴趣的。

经过层层宣发筛选,最终百姓寻出了他们认为最有资格做新昌县令的一个人。此人身材偏瘦而高,看起来很清秀很有精气神,祖昭也很喜欢。此人是新昌本县人,姓廖名征。听到这名字的时候,祖昭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魏征和廖化,心中不由得哈哈一阵暗笑。

这个廖征,以前家中有些资产,也算是一个书香门第出身之人,只是为人不太张扬,不热衷于官场,他认为现在官场太黑了,一个好官做不了多久的,想要为百姓办什么事情,还没办好呢可能就被人弹劾下台了,所以一直没有参加什么官场事情,就在在家中读读书,却说家中竹简都有半屋子的。

现在百姓举他为县令,祖昭也许他,有什么想法可以自由施展,只要是为百姓好的。廖征感其恩德,同意做县令,还给祖昭讲了一些自己心中的善民之法,很得祖昭心意,让他可以放心大胆的实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递交一个申请,祖昭一定很快批下来,并且派人来帮助他的。

看到祖昭如此为民,在祖昭大军离开的之后,百姓们纷纷执手相送,直出了新昌县界这才纷纷挥手折回,口中对于祖昭可谓是赞不绝口。

祖昭带着大军回到辽东郡的时候,早有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