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吴下阿蒙 (第1/2页)

“哼哼,陆佰,这次我的名次会高过你!”

林靖和陆佰并排着收拾柜子,林靖压着声音对他放话。

“哦?”陆佰看了他一眼。

林靖与陆佰前后桌,两人还时常切磋试题,陆佰是胜过林靖的。

“哼哼!”林靖冷笑一声,却在摩拳擦掌。

心中却在暗自想,陆佰,看来我的忍辱负重成功欺骗了你。

我已非吴下阿蒙,你不知道现在的我有多强大!

林靖早发现陆佰不是他想象中的菜鸡,跟上其进度让他十分吃力。

因为乔英子秒杀题目,他灵机一动,将此事给补课老师,要求他们讲解类似的“捷径”。

每个老师听到林靖的要求,一开始都是委婉拒绝。

林父林母为他请的老师价位极高、水平极高,正经绝看不上这些歪门邪道的。

还劝导林靖不要投机取巧,距离高考还有二百多天,足够踏踏实实的学完。

数学家教是个头发微白,爱好武侠的中年男人,给他做了一个比喻:我教东西堂堂正正,是玄门正宗,放到华山派里,就是气宗。

像那些偏门的秒杀技巧,连剑宗都算不上。

得是洛必达定理级别的技巧才能入了剑宗的门。

林靖问那这些秒杀技巧算什么?

数学家教答:只能算辟邪剑法。

一听是辟邪剑法,林靖更兴奋了,他说来来来,要的就是辟邪剑法,你看林平之姓林,我也姓林,和辟邪剑法岂不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这是传承啊!

老师垂眉耷拉眼,嘴巴张了张,很想对林靖说你出去之后切莫说是为师的学生。

总之,在林靖的强烈要求下,每位老师把他们的一些个“捷径”倾囊相授,还给他做了两周的针对性特训。

即使教辟邪剑法,也是充满了名师风范。

陆佰笑着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分数高过别人,名次又前进了几个,都是表象。

考试是用来训练应试能力和检测学力水平,实力才是本质。

林靖超过他如何,不超过又如何?

考试中自己展现的水平和暴露的不足,以及在年级的排名,都是用来指导自己下一步学习的标识。

语文考试。

背诵内容:王羲之写兰亭雅集之乐: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表现出了诗人由梦境转入现实后的失落之感。

《六国论》中,苏洵认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而其“有远略”的表现是:_____,_____。

屈原在《国殇》中用“_______,_______”热烈礼赞阵亡将士,说他们英灵不泯,即使死了也是鬼中豪杰。

背诵内容陆佰自是提笔就写: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能守其土,以不赂秦。

看到最后一道题,略一思考,虽然这诗有些佶屈聱牙,但考得这句却很是明确,便写道: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现代文阅读先是考了一篇《寻声楚吟缓缓归》,问楚吟的含义。

陆佰知道,这就是常考的含义题。

互联网使信息得以高速流通,知识便是其中一种。

陆佰从网络上找了很多语文教学,自然包括含义题。

常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

先是定位,找出涉及楚吟及相似含义的句子,然后分析句子内容,再结合文章主旨完善答案。

陆佰如此做下来,忍不住苦笑一声,对他的回答还是没有自信。

作文考得是材料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加以阐明。

高考中总是语文引起最大的讨论,因为人人都识字,识了字心中便有文学的种子,就着题目散发出无限的遐思。

但对于考生来说,应摒弃诗情画意。

读题,找出关键词,联系经验,建立逻辑关系,寻找论据

陆佰比其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