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部分 (第1/4页)

耙簿桶樟耍��窃谕饪兔媲耙舱獍悖�删筒缓昧恕!�

贾赦虚心接受,惭愧道:“叔叔说的是,是我疏忽了,以后定然严加管教这些下人,绝不会再出现今天的事了。”

闲话说过,便是正经的分家大事了。

贾代儒瞧着贾赦搬出鱼鳞册来细数财产,摆明着要分家,贾母贾政却不发一言,对于贾赦先头的解释越发怀疑,止不住问道:“嫂子和存周可有什么想法?恩候要分家,嫂子如今是同意了?”

贾母并不慌乱,只无奈地叹口气,道:“孩子大了,都成家立业,孩子都进学了,非要分家,我个老婆子还能怎么办?夫死从子,我这不也得听儿子的?”

话是这么说,可你前头什么时候在乎“夫死从子”这句话了?

贾代修胳膊肘撞了撞贾代儒,贾代儒本还想刺贾母两句,瞧着她脸色不佳,忙就咽了下去。闲事莫理,闲事莫理,自己啊,还是少沾点麻烦。

账册是早就清点好的,自打贾赦存了心思要分家,就吩咐了账房开始清点荣国府资财。本来他已经想好了该分哪些给贾政,在众人面前过一遍也就完了,可当时他还惦记着要给母子间留下最后一点颜面才会这般客气,分了贾政不少好东西,如今情况变了,经历了贾母那般狠心要他拿着妻儿发誓,贾赦存着怨气,可不打算再那么傻,跟着贾政五五分家,少不得又得重新安排一下。

“各位长辈在上,敬大哥作证,如今荣国府所有财产造册都在此处。”贾赦指着地上堆成了三堆的账册,说道,“其中这左边的部分是太祖赐给荣国府的功勋田、荣国府敕造大宅还有御赐之物,按规制,也就是荣国府袭爵者能继承的,因此我便不客气收纳了,众位以为何?”

众人自没有说不好的,这些东西可说都是祖产了,自然是该长子嫡孙继承,天下都是这个理儿,再没有不对的。贾母贾政也不争,这些东西,他们就是要争,朝廷也不会允许的。

贾赦便指着中间一堆明显小一些的账册,说道:“这些是当年祖父与父亲打天下时置办下来的财物,好些当年便吩咐下来,要当做传家之宝,代代相传,只能由长子袭爵者继承,几位叔叔该还记得,便检查账册,这些也都由我继承。”

贾赦这般不客气的分法,贾政脸色铁青,贾母也不赞成道:“你父亲当年只说是要当做传家宝给后代子孙传下去,轻易不得变卖,如何说了只能由长子继承?老大你可不要信口开河!”这些东西虽然少,却是荣国府里最值钱的一批物件,可说是价值连城也不为过,贾母怎么可能看着贾赦独吞了去?怎么也得给贾政一半,不,四成,最少三成!

贾赦理直气壮道:“这传家传家,自然是传给嫡支嫡脉,二弟分了家出去,这些传家之宝,难道还要跟着出去吗?”分家出去了,贾政日后就是旁支,等到他的孩子,就越发是旁支了,这些稀世珍宝,难道还要传到旁支手里?

这情况在当今也屡见不鲜,大家族里嫡支继承家族最好的财产,分出去的支脉只能拿到一部分财产,这是为了保证嫡支的地位这些都是规矩最严的家族才有的分法,,贾赦显然是不想叫贾母贾政舒坦,故意刁难他们。

果然贾母贾政都气急不已,贾母拉着脸对着贾代修等人哭诉:“都是老爷的孩子,我的嫡亲骨肉,分什么嫡支旁支,老爷若在世,也不会在亲生儿子间还分这些,定是公平以待的。”

贾母的说法其实也没错,说是传家宝代代相传,也不过是老国公和贾代善的随口之语,当不得真,贾代善若在世,分家产时,对两个儿子肯定是要公平的。可惜,贾代善现在去世了。

“我觉得恩候的话说的不错。”贾敬完全不在意贾母射过来的愤怒的眼神,附和说道,“此些物件都是叔祖叔父卖命拼搏才得来的珍宝,自然是要交给最具有继承权的恩候来继承,日后代代相传,承袭荣国府门楣。”贾政分出去后,就再不能代表荣国府的脸面了,而贾赦的子孙,会一代代承袭荣国府的爵位,直到爵位被递减收回。

贾敬开了口,众族老也都没有意见,贾母的反对声被众人齐齐忽略,贾赦让人收起了那一堆账本,指着剩下的一堆说道:“父亲在世时就极关切族中之事,如今京中贾氏一族人丁兴旺,后街的屋子便有些不足,族学也该修缮一下,这般,我便在此捐出一万两银子给族里,也好给族里修缮下房子,给孩子们请个好先生来。”

这是好事,族老们自己都受益,自然不会反对。贾母听着一万两银子,跟割肉似的,满脸不痛快,只强忍着怒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