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1/4页)

对于此,刘胜之并没有什么好恼怒的。

反正,对于徐尚贤这些家伙。刘胜之的定位就是护法弟子,只要能够帮自己解决麻烦,就不错了。

行走在道观之中,不时有阴风吹过。这是刘胜之布置的鬼兵,在到处巡逻。

空气之中却似乎有些烦躁,总之让刘胜之的心绪总有些微微不宁。

对于普通人来说,每个月都会有几天出现这般情况。据说和月亮,还有内分泌有关。

但是,对于刘胜之这种修行之人来说。清净身心,却就是基本功夫。不会被身体这种本能所困扰。

第045章大放光明

因此,出现这种情况,必有所本。严重的话,甚至心烦难安。那个时候,却就是所谓心血来潮了。

却是越发空灵的灵觉,感应到了将要会发生的事情。

尤其是危险!

这一次,虽然还没有达到心血来潮的程度。但是却也代表了什么呢?

刘胜之缓缓踱步,不管是代表了什么。自己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躲出去为妙。

而且他现在的心光法力刚刚消耗的七七八八,万一真的遇到危险。却就麻烦了!

想着,刘胜之回到静室之中,穿越而回。

依旧是在王凝之的别墅静室之中,比不得刘胜之专门设计的静室,隔音安静安全。

这个静室,就是一个专门的院落。地上铺着厚厚的木板和草席。

窗纸半是透明,有着一种半通透的光芒照耀进来。让这静室之中,半是昏暗,半是月亮。

尤其是同样是夜间,却有着月光透进屋来,就显得极其静谧。

却不知道那里有着琴声传来,似乎隔着极远。又似乎离着极近,彷佛松风呼啸。充满了一种让人心静安乐的味道。

就连外面蝉鸣虫唱,不仅不会让人心生烦躁,而且十分悦耳动听。

刘胜之忽然心生感触,看着墙壁上的那黄庭经文。

越发肯定,这应该是王羲之所写。但是却应该不是历史上那鼎鼎大名的那一个版本。

无他,传说之中,当年王羲之观白鹅之行动,来感悟书法之笔触。

山阴有一道士知之,欲得王羲之书法,所以特地准备了一笼十分神骏之白鹅,作为写经的报酬。

王羲之见鹅欣然为道士写了半天的经文,高兴地“笼鹅而归”。

那版本自然十分出名,不过确实用小楷写就。用笔圆浑,中段丰实,体势平正中寓有姿态,因其去古未远,故能在用点的质地保持着汉魏质朴的遗意。

却又在结构上却能各尽字的自然之态,显得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没有丝毫习气。各种摹本拓本,在后世大大有名。刘胜之都见过。

只是,眼前这却不是用楷书写就。而却是用的行书,看起来,就更加飘逸自然。

想来,那帮人书写经文,自然是用楷书端正写出。而眼前这是自家看的,就随意多了。

接受了那象神的一点记忆,是最为珍贵的礼物。哪怕只是微不起眼的一丁点,但是对于这个存在数千年的存在来说。

一丁点的经验感悟,融会贯通之后,都能够让刘胜之本身的思维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更加成熟。看问题,也会更加的透彻。

就比如现在……

“上有黄庭,下有关元,前有幽阙,后有命门,嘘吸庐外,出入丹田……

金木水火土为王,日月列宿张阴阳,二神相得下王英,五藏为主肾最尊……”

读到此处,微微心中就有些相感。就坐了下来,缓缓修炼。却并没有踏出屋去。

刘胜之知道,北邙治都功印之中的那些灵官神吏的力量虽然消耗的七七八八。

但是,随着时间,会再次慢慢补充,供给自己源源不断的法力。

这次一修炼,便是三天三夜。每日都有人送饭来,但是刘胜之却是始终没有半点动静。

刘胜之甚至听到了院子之外轻柔的脚步声,却是王玉润都前来查看。只是轻轻走到门前,却最终没有说一句话,又缓缓退去。

这一切,刘胜之都恍如未闻。不是回复心光,就是开始降服肾水玄武。

一直到三日之后,忽然肾中咕咚一响。玄武最终被降服,顷刻之间,刘胜之就听闻自己的体内甚至几乎有着浪潮涌起的声音。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通窍于耳。主诸六府九液源,外应两耳百液津。更是一身之精气所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