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到,这一天竟会成为德国空军的一个“黑色的噩梦”!

抗日战争篇 七七、日本军队间的矛盾

中国的东北地区经过路国人和日本人五六十年的经营,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日本陆军的近一半的装备都是在这里生产的,日本国内的钢铁产量都被用来制造军舰了,日本陆军只能依靠中国东北地区的钢材来生产装备,毕竟这里是由陆军打下来的地盘。

日本陆军和海军之间的矛盾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时期,从西乡与木户之间的权利之争开始。后来西乡兵败自杀,长州军控制了日本陆军,日本陆军的高级将领大多是由长州出来或受长州武士们支持的人来担任,但萨摩藩却凭借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逐渐掌握了日本海军的大权,日本海军的将领大多是由有萨摩背景的武士担任。

日本陆海两军多年来争斗不休,这也极大地影响了日本军队的发展,两军作战时极不配合,有时甚至还出现扯后腿的情况。

与陆军还沉浸在日路战争中日本战胜沙皇路国的兴奋与激情中相反,海军许多人却一直对太平洋战争的结局持悲观态度。在日本军界,没有人比联合舰队指挥官山本平一郎大将更反对与美国开战的了。山本曾在哈佛大学进行过一段学习,又作为日本大使馆武官在米国呆了两三年。他很清楚,到这时美国的军事生产能力是日本的两至三倍。1940年时,他曾告诉一群日本学生,“日本打不过美国……,因而日本不应该与美国开战。”在上任联合舰队指挥官之前,他有明确预言:“在和美、英交战的最初六到十二个月里,我可以取得令国人疯狂的胜利。在这之后……我不抱希望!”

尽管山本为了大局,有时对陆军做些让步,但那些陆军的将领却依然我行我素,锋芒毕露。在一次高级别的军事会议上,山本平一郎实在忍无可忍,当着一位几乎要将唾沫喷到他脸上的陆军将领的面,他突然站起来,推开椅子,拂袖而去。

这件事让担任联合舰队副司令官的丰田承武大将非常气愤,平日里经常将陆军称为“马粪”或者是“拾马粪的”,因为日本陆军由于机械化程度不高,装备有大量的挽马师团。丰田公开宣称他宁肯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乞丐,也不愿意将她嫁给一个陆军里的乡巴佬。

除了眼光不同,陆军还在资源占有、情报掌控和武器装备开发等方面,与海军寻衅不断,各执一端。陆军打到哪里,便赶快占了那里的油田,最多的时候,陆军已掌握了西太平洋地区最主要的油田,拥有6座炼油厂。对石油消耗极大的海军,却只能自家去菏属印度钻井打洞。海军有潜艇,陆军也要有潜艇。海军有航空兵,陆军也得造飞机。

这一公开的争执和较量,发展到最严重时,在两军种各自的兵工厂里,即使是生产一个螺丝钉,海军造出的是左旋的,陆军必要造成是右旋的以示不同。对于这个长期困扰日本的问题,长期也得不到解决,这也影响到了日本的军工生产上来。比如到共和六十一年的夏天,尽管日本已拥有了年产33000架飞机的能力,实际上每年的生产数量连7000架飞机都不到。同样的情况还影响到了新式飞机的研制和定型上,日本性能优异的“零式”战斗机在共和五十七年已生产出来样机,直到共和五十九年底由于在中国战场上的节节失利这才投入批量生产。

由于内耗,日本军队间的重要作战情报也根本不作交换或通报,其实在关丹海战刚一结束,以米、英两国为首的海军大国都意识到了飞机对海军作战方式带来了重大的转变,纷纷停止了战列舰的制造,转而大量制造航空母舰。而日本方面却因为关丹海战是陆军航空兵的战果,海军却对此不屑已故,故而,日本海军只是在遭受了重大损失后这才转而开始发展航母。然而此时,战争却已经极大地消耗了日本的元气,它们的制造能力已经不到刚开战时的四分之一,失败就这样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骄横不可一世的“天蝗陆军”不顾自己的实力同时在亚洲和米洲展开了攻势,不过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们发现自己的军队已经根本无力再作任何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了。

在山东的作战当中,不得已的情况下,陆军这才借助于海军的力量从连云港、青岛、烟台及威海一带撤到了辽东地区,这使得日本陆军觉得这是极大的耻辱,一直在寻找机会找回颜面来。

此时我军在东北四省北路战线有第五、七和骑兵第一兵团另加两个装甲军,从牙克石至外兴安岭一线向东推进。

中路第二、八、十二、十三兵团从通辽一线向东北方向直逼四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