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 (第1/4页)

哓菀拱胪迪�胶9兀�舨皇橇�炎苊八莱稣剑�峙律胶9卦缫咽�荨⑸胶9氐木�瘢�崞鹆�炎埽�挥幸蝗瞬辉薏痪�凇!�

“哦?”朱见深明亮的眼睛,带着洞察一切的精明,他笑道:“既然如此,你逃狱回京,也是龙把总默许的么?”

于冕直了直身子,坦然道:“此事与龙把总无关。是我思念家母,几乎积郁成疾,龙把总敬佩我父是忠臣良将,才默许我回京祭奠亡父,去山西探视家母。至于龙把总会出一封急报给龙指挥使,也是我与把总大人商量好的。罪民不想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把总大人,皇上若是想惩处,罪民愿领死罪。”

朱祁镇还未说话,朱见深已然继续问道:“你说龙易乾默许你回京,又说有两个江湖人助你逃狱,还把有瓦拉书函的衣衫送于你,这本宫却又不太懂了。”

“禀告太子,龙大人是忠臣良将,又岂会知法犯法?他默许我回京,只是不干涉我罢了。至于怎么样逃出山海关,还是罪民一人的事。是以,罪民见到有两个江湖人说感念我父忠义,愿意助我逃狱,才会相信他们。这件事,与龙把总无关,罪民愿意领死。”说完,叩头。

朱祁镇颇为震怒,不过又有些许安慰,他身体抱恙,一直担心朱见深年幼,不能治理天下,如今见他聪明过人,而且体察入微,比起自己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几句话就逼得于冕说出真心话,又把事情的厉害干系洞察的清清楚楚,不禁很是赞叹。

朱见深笑道:“父皇,于冕此时说的,多半就是真话了。方才所言,也不是有意隐瞒。依照儿臣所见,他逃狱到京城,虽然是有罪,只是为了亡父亲母而已。所谓百善孝为先,他如此孝悌,也算是对得起于家忠烈。就如同父皇身子抱恙,儿臣盼望时刻能陪伴于身边一样,于冕的心情,儿臣甚为了解。”

所谓物伤其类,伤己及人,朱祁镇身在病中,自然很是了解病中人的感受和对亲生儿女的期盼,不禁动了恻隐之心。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三,心如噎

朱见深继续缓缓说道:“父皇,你也深知,太皇姑奶奶平生最赏识之人便是于谦。若是被她知道,于谦的儿子于冕遭遇什么三长两短,以她的脾气,定然不会同父皇干休。便是她老人家不追究,恐怕江湖中的那群莽汉,也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来。儿臣还请父皇听儿臣劝说,饶恕于冕私自回京之罪吧。”

朱见深为人甚是聪明机敏,他故意把龙义南安给于冕的那顶“通敌叛国”的帽子,说成是私自回京。两项罪过相差的惩处何止天上地下。如此一来,十恶不赦的重罪,从朱见深口中说出来,反倒显得只是私自逃狱的小罪了。

饶是这样,朱祁镇心中仍旧有自己的打算。所谓小惩大诫,若是不对于冕加以惩罚,他的脸面何存?威信何在?

是以,他瞥了跪在地上的于冕一眼,冷冷说道:“深儿所言固然有理,却也只是推论而已。于冕是否有私通瓦剌,尚且难以定论。毕竟龙指挥使在他身上搜出了瓦剌的书信。若是不对他加以惩处,皇家的威信会荡然无存。”

朱见深如何不知朱祁镇的心意,他沉思片刻,说道:“父皇做事,素来考虑周全。只是儿臣恳请父皇,三思而后行。太皇姑奶奶是什么样的性子?宫中的事,哪一件能瞒得过她老人家的眼睛?若是这件事传到她耳中,恐怕她不会这么善罢甘休的。当年父皇从南京回顺天府,幸而有太皇姑奶奶率领一干江湖人士保护。若是这次杀了于冕,再引起江湖人的暴乱。而太皇姑奶奶又袖手旁观的话,恐怕那些江湖人当真会杀入到皇宫中来。”

朱见深的一番话说得极其诚恳,又放低了声音,唯恐传到别人耳中,会抹杀朱祁镇的脸面。他又低声劝说道:“虽然,宫中高手如云,原是不怕那些人的。怕就怕那些人诡计多端,不知道会使出什么计策,来暗算父皇与儿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于冕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凭他一个人能做出什么事来呢?父皇放了他,甚至厚待他,还会赢得天下人的赞赏,赢得民心,说父皇宅心仁厚,是个好皇帝。”

朱见深一番话,虽然一半是为了救于冕,另一半也的确是为了朱祁镇打算,听在朱祁镇耳中,觉得十分耐听。

朱祁镇这才缓缓点头,说道:“深儿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于冕的父亲虽然是堂堂的于谦,于冕却只是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罢了。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朕倒也不怕他一介书生能做出什么大事来。既然如此,就照你所言,朕不追究者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