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 (第1/4页)

两个护院对看一眼,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不简单。眼前的年轻人并不是来求见江少衡的无聊人,而是大明第一忠臣于谦的儿子。他来求见江少衡,更说是事关社稷江山,恐怕不是儿戏。只是……

年纪长些的护院还礼道:“原来阁下是于阁老的儿子于冕于公子。我二人信得过于公子的为人,只是我家太傅并不在苑中。”

于冕大惊失色,急忙问道:“江太傅去了何处?何时归来?”

年长护院缓缓道:“过些日子,是长公主怀箴公主生母练皇贵妃的死祭。长公主与我家太傅素来交好,便邀请他扮作平民,同去南京祭祀。此去南京,主子们半为祭祀,半为游历散心。恰好方寥方大侠近日也在怀明苑中居住,便也跟着两位主子去了南京。主子们走了三四天,如今恐怕已经在南京城中了。于公子有什么急事,主子恐怕也是鞭长莫及。”

于冕暗暗叹口气,心道:“怎么在这时候,偏生找不到人?他想来想去,事到如今,除了进宫求见皇上,把所见所闻道出,请皇上速派人去救太子外,没有别的法子。是以,他辞别两名护院,重新又匆匆往京城方向赶来。

于冕来的时候,走得十分惶急。回去的时候,便觉得没有来时的力气,脚程不由自主便慢了一些。他心中忧虑,不知道此时此刻京城中闹成什么样子。细思之下,才想到原来除了他之外,旁人并不知道那朱公子原来就是当朝太子朱见深,便是去官府报案,恐怕也会当成一般的劫杀案处理,才稍微放心一些。

等他走到城门外时,天色已然有些晚了。夕阳西下,天地间披上了一层沉沉暮色,让人觉得十分压抑。城门外的大树上,偶尔有寒鸦扑打着翅膀飞过,发出喑哑的叫声,听得人心里十分不舒服。

于冕跟在进城的人群中,一起往城中走。却见到城门口无端多了很多侍卫。那些侍卫手中拿着一幅画像,似乎在比对什么。

于冕也未作多想,仍旧跟着人群往前走。却听到有一个侍卫高声说道:“这个人可像是画像中的钦犯于冕?”“钦犯于冕”四个字,犹如一声惊雷,在于冕的头顶上轰然炸开。

他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出了一趟城,这短短不到两个时辰的功夫里,为何从副千总变成了钦犯?

“大人,小人冤枉哪。小人名叫高明生,是一名秀才,并不是大人口中所说的什么钦犯于冕?”被误认作于冕的人,高声喊冤。

侍卫狠狠瞪了他一眼,冷冷道:“你说你不是钦犯就不是么?哪有犯人会承认自己是犯人?宁可错抓,不可放过,何况这个于冕犯了弥天大罪。居然串通瓦剌人绑架了当朝皇太子,可谓是罪不容诛。不管你是不是于冕,你同他生得像,就要抓起来。来人呐,拷上。”当下,就另有两个侍卫上前来,用铁索把那个秀才高明生绑了起来。

于冕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原来,在他出城去怀明苑的那两个时辰中,事情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仅皇上已经知道了太子逐渐山被绑架的事,而且,他还认定了是于冕勾结瓦剌人绑走了太子。

现在,无论是进城的人,还是出城的人。都要接受盘查。尤其是出城的人,查的格外严格仔细。

于冕心知此时若是进城,无异于送羊入虎口。皇上既然已经认定太子朱见深的失踪,和自己有关,自己便是有再多张嘴,恐怕都摆脱不了干系。与其坐以待毙,被抓入深牢大狱中去,倒是不去去南京找简怀箴和江少衡、方寥。

他和简怀箴见过一面,他相信简怀箴一定会相信自己。若是能找到简怀箴一行人,不仅能洗脱自己的罪名,最重要的是,也不会延误救太子的期限。太子被一群打扮怪异的刀客掳走,若是待在他们手中时间久了,恐怕性命堪虞。

想到这里,于冕再也不迟疑,转身就向城外走去。城门口的侍卫,只顾着盘查进出城门的人,并没有在意城门外的人。加上天色有些黑暗,于冕很快就从城门口走脱了。他想来想去,若是走路,不知道哪天才可以走到南京城中。因此,又重新折回去怀明苑,向怀明苑的两个护院索要了一匹马。

两个护院听说他是于谦的后人,都十分恭谨,并没有难为他。很快,就牵出一匹骏马来,让他骑着马去南京。

年轻护院对于冕说道:“于公子,如今天色已晚,你不如在怀明苑中休息一晚上再走吧。”

于冕苦笑着摇摇头,说道:“不必了。如今皇上把在下当成是劫走太子的共犯,若是我宿在怀明苑中,一定会连累江太傅。为今之计,只好能见到皇长公主再说,其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