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颐腔故且�毙牟攀恰!�

“是。”于冕点头应着,两人继续前进。两人走得是官道,一路之上,都没有再遇到杀手袭击。于冕安心不少,对唐惊染说道:“唐姑娘,你不是说追杀的人,不会放过我们么?一路上走来,我倒是觉得太平不少。也许他们铩羽而归,不会再来了吧。有你这位武林高手在此,人人都要惧上几分。”

唐惊染白了他一眼,笑嗔道:“你什么时候变得油嘴滑舌了?没有遇到真正的高手,我的确还算不错。一旦遇到真正的高手,你便知道我其实当真算不得什么高手了。”

于冕笑笑,仍旧捡了玩笑的话说给唐惊染听。他肩头上的伤隐约作痛,走起路来十分吃力。他不想给唐惊染带来麻烦,因此隐忍不说,只是寻些话题,来转移身上的疼痛。再则,他见到自从遇到木柳烟后,唐惊染就有些心不在焉,也不想她过于忧思。

日头渐渐变大起来,毒辣的阳光照射在脸上,刺得脸有些生疼。于冕说道:“如今已经是深秋时节,太阳却仍旧这般热。”

唐惊染见他汗水涔涔,肩头也隐约有血迹渗出,便指着前面说道:“前面是个村庄,我们不如去和村民们买些吃的吧。你身上的刀伤药,也需要换新的。”

于冕点头应道:“好。”于是,两个人沿着官道,走到村子中。

这是一个看起来十分古老的村子,掩映在高大的乔木丛中。村中阡陌纵横,白发垂髫,怡然自得。唯一让唐惊染和于冕觉得奇怪的是,整个村子尽是老弱妇孺,竟然没有一个壮年男子。

唐惊染见到一个在烈日下耕种的农妇,生得十分慈祥和蔼,便走上前去,问道:“大娘,请问村中可有打尖的客店?我们两个是猎户,经过此地,我哥哥被野兽咬伤了,想在此休息一下。”

农妇看了唐惊染一眼,见她样貌出众,举止不俗,心中并不相信她是寻常猎户。她又看了看于冕,见于冕乃是一介文弱书生,肩头又隐约有血迹斑斑,不禁动了恻隐之心,道:“我们村名叫‘铁野村’,村中的人都是自己自古,哪里有什么打尖的客店?你们两位不嫌弃,就去我家中歇息,顺便吃些东西吧。“

唐惊染心中很是奇怪,试探问道:”大娘,铁野村位于官道旁边,从南京城到顺天府的客商应该很多,为何村中连个客店也没有?”

农妇一边收拾农具,一边唉声叹气道:“从前也不是这样的。我们村子从前有好几家客店,官道上有来往的客商,都会来铁野村歇脚。后来。。。。。。后来就没有了。南京城到顺天府,这也并不是唯一的官道,平时从这条路上过的人并不多。一般人都在离着铁野村二十里处的白云山,就转走另外一条路了。”

“这又是为何?”于冕有些不解,他边打量着老妇人,边问道。

老妇人摇摇头,道:“你们是过路人,不要打听这么多事,何必惹祸上身。你们且跟我回去,歇息一会儿,吃些东西就快走吧。旁人若是问起来,你们只说是我的侄子和侄媳妇就好。不要多话,也不要打听什么。否则,出了什么三长两短,我也帮不了你们的。”

于冕见老妇人说话十分奇怪,便还要继续问,唐惊染已经扯了扯她的衣衫,示意他不要多话。唐惊染行走江湖十多年,见惯了江湖中的风雨和怪事,也见惯了大场面,深知遇到事情时要沉稳莫问。于冕这些年来,都在塞外,自然就不懂得这么多。只不过他见唐惊染不许自己继续问下去,便乖觉地住了嘴。

两个人随着老妇人往前走,走入村子之中。村子中的房舍都十分古老,看上去似乎有好多年不曾修葺。门前,坐着一些年纪老迈的妇人或者是几岁大的孩子,还有几个年迈的男人,都是断腿或者断手的,神情木讷,看到有人来,视若无睹。

唐惊染和于冕看得心惊,这个村子看上去十分诡异和古怪,并不像平常的村庄。难道,村子里面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么?

两个人互相凝望,不由自主提高了警惕。就在这时候,有个披头散发的人,对着他们两个人冲了过来。那个人冲撞地十分猛烈,于冕险些被她撞到。唐惊染心中大惊,忙拔了碧波剑在手中。

冲撞他们的人抬起头来,望着他们看了几眼,像是看到什么怪物一般,伊呀呀呀的叫着。他们这才看清楚,那人是个六十多岁的婆婆,长得颇为高大,身子骨看上去也还壮实。只是两眼无神,显然是个疯子。

农妇似乎是见惯了这样的场面,并不吃惊。她轻轻拍打着老太婆的肩膀,口里说:“剑生娘,你怎么又跑出来了?”

老太婆忽然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