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部分 (第1/4页)

于是所有的人在他的押送之下,一起来到了大殿上,等到他们来到大殿后,才发现李元啸高高的踞坐在皇位之上,而所有的朝臣则都在下面。

那些朝臣们,有的脸上露出了欢心喜悦之情,有的脸上神情很怪异,有的则很沮丧,很难过。

可见对于李元啸当政,大家的反应还是不一样的。

猛然看到姚箬吟和小太孙前来,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当下有一些还比较忠实于姚箬吟的朝臣们连忙参见太后,而另外一些人则像是没有看到一样,总之,当时的局面非常尴尬。

姚箬吟看了李元啸一眼,想了想,便径自走到李元啸面前,坐下来。

李元啸倒也没有料到姚箬吟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会如此的镇定,他倒觉得很诧异,尽管如此,他还是望了朝臣一眼。

姚箬吟径自坐下,这个举动惹得李元啸心怀不满,但是他仍旧是强忍着心中的不满,扫视了众人一眼,说道:“皇嫂,我今天之所以叫你,请你和太子来殿上,是想跟你说一件事情。”

姚箬吟望了他一眼,冷冷的说道:“有什么事情,想必你不用说了,你不说我也知道,总之,这件事情没有办法商量。天下是太子的,太子一定会好好的治理好国家,而你如果非要强夺帝位的话,那就是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如果你还感念你皇兄在天之灵,又不想做个乱臣贼子的话,哀家希望你赶紧罢手吧。”

李元啸倒没有想到姚箬吟在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不禁哈哈笑了起来,说道:“皇嫂这句话就不对了,我今天之所以把朝臣们叫来,又把皇嫂,还有明朝的使臣纪先生叫来,正是想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件事情说清楚。我相信老一辈的朝臣都知道,其实这天下本来就是我父皇要传给我李元啸的,当时大臣们都觉得我年纪太小,而国家刚刚平定没有多久,如果是由我做皇帝的话,唯恐没有办法更好的治理好这个国家,所以大臣们才让我的兄长元正即位,也就是先皇。先皇即位之后,他曾经和大臣们有一个约定,那就是等他百年归老之后,一定会把皇位传给我,谁知道他去世的时候,并没有依照这个规矩去做,反而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可惜他的儿子在这皇位上没有待几年,就也薨逝了,事到如今,于情于理,这皇位也应该传给我了吧?而今,太子一样是很小,这天下是不是应该还我的时候了?如果皇嫂坚持不肯的话,那岂不是成了不仁不义,不忠不孝之人,如何对得起皇家的列祖列宗?”

听到他这么说后,姚箬吟面上丝毫处变不惊,她轻声说道:“皇弟所说的这番话的确是有一定的道理,可是当时先皇要还皇位于皇弟,皇弟自己当着朝臣们的面曾经立下誓言,说此生再也不觊觎皇位,再也不会想当皇帝了。难道皇弟自己说过的话都忘得一清二楚了吗?”

说到这些,李元啸倒是有些暴躁起来,他说道:“皇嫂此言差矣,这番话的确是我说的,不过当时那种情形下,如果我不说的话,恐怕连性命都没有了。说来说去,都是皇兄逼我说的,我相信皇嫂心里对于当时的情势也一清二楚,而今却非要拿出这番话来激将我,岂不是难堵天下悠悠众口吗?”说到这里,他便望了姚箬吟一眼,脸上露出了非常郁闷的神情。

姚箬吟转过脸去,不再看他,只是望着朝臣说道:“总之,这天下是太子的天下,是太子的江山,太子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好,太子的确是年纪不大,可是他却已经很聪明,而且颇有仁爱之心。你皇兄之所以不肯把天下传位于你,并不是他想霸占着天下给我们的子子孙孙,而是因为你这个人心里总有一股戾气。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先以自己,而且重典重刑,如果是天下百姓在你这样的法治之下,没有一天可以过得上好日子。”

“皇嫂,难道你以为皇帝我登上皇位,不会做一个仁君吗?那你就错了,我一定会减免赋税,而且会永不加税,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你现在之所以对我泼脏水,无非是希望我不要做皇帝而已,现在我不用跟你说这么多废话了。我今天之所以请你来,并不是要征求你的同意,而是知会你一声,你同意不同意,我都已经下了决心要这么做了,反正现在丹书铁卷也已经到了我的手中。纪先生。”他说完之后,就望了纪恻寒一眼,显然是想跟纪恻寒要丹书铁卷。

纪恻寒微微一犹豫,便走到前面,把手中姚箬吟给他的东西递给他。

“哈哈哈,有句话叫做失道寡助,得道多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今,就连明朝来的使者也要帮助在下,可见明朝的立场已经很坚定了,我相信皇嫂不会与天下人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