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序言

1969年4月16日:英格丽?褒曼在第四十一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上宣读最佳女主角提名,五位候选人分别是凯瑟琳?赫本——《冬狮》,帕特里夏?尼尔——《玫瑰怨》,瓦内莎?立德格拉芙——《绝代美人》,芭芭拉?史翠珊——《妙女郎》和乔安娜?伍德沃德——《巧妇怨》。此时此刻,二十六岁的芭芭拉?史翠珊紧张地坐在靠近走廊的座位上,陪在身旁给予她精神支持的是刚与她离婚的丈夫艾略特?古德。褒曼拆开信封,宣布道:“获奖者是——”她停顿了一下,换了口气,然后接着说:“这次是两个人得分相等!获奖者是《冬狮》中的凯瑟琳?赫本和芭芭拉?史翠珊!” 赫本,这位好莱坞传奇人物,一向不参加各类颁奖典礼,这次照旧缺席。而与众不同的好莱坞新人芭芭拉?史翠珊早已是娱乐界的传奇人物,她凭第一部影片就成为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她站起身来,刚刚为并列女主角而惊诧不已的观众们再一次受到冲击,因为芭芭拉身上的斯嘉锡设计的整体长裤套装几乎是透明的!在大家的欢呼中,由于激动和仓促,史翠珊跌跌绊绊走上领奖台,于是她的身体更多地暴露在世界各地观看典礼的几千万观众眼前。此时,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地想:“她穿内衣了么?”

史翠珊接受了奥斯卡奖后,望着手中的金像,诙谐地说了一句《妙女郎》中的台词:“瞧,多漂亮啊!”当然,这句台词是事先设计好的,但是用在发表获奖致辞时非常恰当;观众们热情的笑声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史翠珊走下领奖台。布鲁克林出生的新人史翠珊优雅地向电影偶像赫本致意:“能够与凯瑟琳?赫本这么出色的影星共同分享这个奖项,我感到非常荣幸。”史翠珊手持金像随褒曼走下领奖台,各大媒体的闪光灯闪个不停,记者们纷纷为她拍照。转天,世界各地的读者都在报纸上看到了这颗好莱坞的新星和她那件颇受争议、被人反复研究的透明服装。当然,她手中拿着奥斯卡小金人。

大约四十年后,人们仍然对史翠珊获奥斯卡奖记忆犹新,尤其是她那件衣服——人们可以由此看到史翠珊的事业核心的两个方面。尽管史翠珊当时只有二十六岁,但是她的成就是备受瞩目的,有时甚至令人不可思议,这些成就随着人们对她的着装、她的坦率直言和她的私生活的评价逐渐透露出来,简而言之,她的成就是通过与她的才华一样出众的个性体现出来的。由于公众无法把她的个人生活和她的事业区分开来,无法只关注她的作品本身而不涉及她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所以“那个史翠珊”(她在二十二岁主演百老汇舞台剧《妙女郎》时得到的称呼)一直耿耿于怀。毫无疑问,史翠珊肯定希望获得奖励和同辈人的嘉许,但是她年纪轻轻就征服了演艺界的各个领域,还不到三十岁就获得了奥斯卡奖、托尼奖、艾美奖和格莱美奖,所以当她看到美国梦的阴暗面——抨击、幸灾乐祸和对她私人生活的偷窥——时,不免感到有些沮丧,这也是情有可原的。

史翠珊的成功能否抵消公众对她持续不断的、甚至是无情的审视呢?从积极的方面说,以下这些数据绝对值得炫耀,这一连串的获奖情况在娱乐圈是史无前例的:她曾获得一个托尼奖、两个奥斯卡奖、六个艾美奖、八个格莱美奖、十个金球奖、十三张超白金唱片、三十一张白金唱片、五十张金唱片、流行歌曲女歌手唱片创纪录畅销奖、美国电影学院终身成就奖——她的成就数不胜数,如果都列举出来简直会把人累垮。作为公众人物,史翠珊的经历是灰姑娘神话的再现,她从一只丑小鸭变成了征服整个娱乐界——百老汇、电视界、唱片界、好莱坞——的白天鹅(这不就是整个娱乐界吗?)。在将近六十岁时,史翠珊还找到了真实生活中英俊的白马王子詹姆斯?布罗林。这样的传奇经历仿佛是一部令人难以置信的、剧情丰富的彩色好莱坞音乐剧被搬到了现实生活之中。

史翠珊史无前例的成功与梦想成真使她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第一个版本的《一个明星的诞生》中,标题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在好莱坞成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这个问题并无不当之处,但对史翠珊而言,它却包含了另外的含义。史翠珊实现了童年的每一个梦想,但却失去了正常人应有的私人生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明星公开表示他们渴望拥有隐私,但事实上,只要他们一离开舞台的聚光灯就会委靡不振。史翠珊与他们不同,她真心地渴望拥有那种隐私,这是她羞涩的本性使然。为了保持这份隐私,她在1969年被封为“好莱坞女王”(她的演艺生涯开始后仅仅八年)后基本上不接受采访。她不再参加舞台剧的演出,演唱会也中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