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 (第1/4页)

诿冀蘖恕!�

张扬点点头,问道贾诩:“先生以为我们去何处安身最佳?”

贾诩摇了摇头,只是自顾地说道:“先从李儒册封主公的辽西说起。那里地势平阔,土壤féi沃,又跟北方草原毗邻,兵马不缺,粮草也能自足,可是一马平川没有高大关隘可守。而且那里还有公孙瓒,公孙度等强敌在侧,而二人有绝非可以和睦相处之辈,所以若想在那里求得发展,过程会很艰辛,跟青州差不多。”

张扬点点头,问道:“雍州如何?那里三千里秦川,国险而民风彪悍,又是长安所在之地,若是攻取而扼守,然后安心守业关中,如秦国那样观望天下,先生认为有多少机会?”

贾诩答道:“雍州之地本是一块好地方。可惜当年王莽改制天下大luàn之时,先是赤眉之luàn,更有玄汉王朝的惊人破坏,繁华无比的关中之地就此破败不堪,光武皇帝立国之时,因为关中长安之地连军马帝都的粮食都供应不上,而且人口锐减劳力奇缺,不得不迁都洛阳,才有如今这东汉王朝。虽然东汉已经建立一百五十年有余,可是关中不等复兴,接二连三就发生了几次巨大的天灾**,至今都没有恢复元气。黄金作luàn,变民异族肆掠,关中凋敝如蛮荒旷野,枉然几朝帝都啊!”

贾诩一面叹息一面继续说道:“而董卓虽死,可西凉军大批jīng锐却是过了函谷关和潼关,此刻怕是已经在长安站稳了脚。主公若是向攻下长安作为立业根本,首先要通过函谷关潼关这两座难以逾越的雄关,然后还要以疲敝之师攻打长安。接着收拾遍地的变民黄巾,应对来去如风破坏力惊人的异族骑兵……一关过去马上就要面临更加艰难的考验,难度不小。”

张扬沉思道:“秦川凉州之地如何?那里接近大汉边陲,异族横生,更是接壤西域古国,地域广袤无比,而且一路杀过去都是恢复汉家故土扬我国威了,如何?”

贾诩直接反驳道:“先想办法通过长安之地再说。”

张扬又问道:“益州如何?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气候适宜,土壤féi沃,面积广袤。”

贾诩道:“刘焉此人野心不小,益州经营的很牢固,也很排外。若想反客为主,暂时机会不多。”

“我们可都是汉室宗亲,若说要去投奔他,刘焉焉能拒之mén外?”张扬疑问道。

贾诩深意地看着他说道:“益州险要是不必说的,可是它就像是一个活棺材,容易进去安身立命却难以再出来,除非同时将荆州活着雍州一同取下来,不然是作茧自缚,不到万不得已益州先不考虑。”

张扬有些泄气,又问道:“总不能去徐州吧?先生也该知道,陶公对我算是有知遇之恩的,而且陶公仁德之名满天下,我总不能强取豪夺吧?而且——算了,扬州如何?如今刺史陈温病故,中央派去的扬州刺史半路上就被劫匪劫杀了,州内争权夺利luàn成一团,加上刚刚被程远志管亥洗礼了一番,传统的势力已经烂成一片,正需要人去收拾残局。不如我向陛下请辞,以镇压宗党以及黄巾余孽为借口,请求去扬州,然后把扬州拿下来?”

贾诩沉yín道:“扬州……除了无险可守,倒也是个好地方,而且依照现在主公的条件取下来的机会也比较大。扬州毗邻徐州荆州,临大江(长江)。主公若是执意拿下扬州,可以跟徐州陶谦荆州刘表处理好关系,有他们全方位的屏障防护,主公可以避开中原纷扰的战luàn,安心地发展实力。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想道长江,张扬就不得不想起江东,想起孙家。扬州可是被陶谦、刘表孙坚的地盘团团地合围。虽然跟三家都有不错的jiāo情,可是jiāo情再好也不能作为最根本的依仗啊。面对领土扩张势力冲突问题,再好的jiāo情也是白搭。而且jiāo情越好,发展起来也就束缚越大。

何况,如今的刘表接管平定荆州,远不是十几年后曹cào挥师南下之时老眼昏huā可比的,现在的刘表绝非易与之辈,荆州还是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的,图谋不易。

而江东孙家,徐州陶谦,若是看到身边有这么一个不安分总是琢磨着扩张侵略的邻居,难道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难道就不会三家商量一下,合伙把他给灭了,扶持一个听话的人接管扬州,作为他们三家地盘的缓冲带?

“呼——”张扬头疼地呼了口气。看来天下是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去处了,任何地方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危险与收益相容的。

区别就是那里的风险更能接受,哪里的机会更大一些,如此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