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部分 (第1/4页)

“应用程序商店上市,市值高达数百亿美金,你怎么也能套现不少吧?简单科技上市,几十亿现金总能有吧?竟然只捐了一千万,这就是咱们的世界首富,华人的骄傲?”

“作为首富,怎么的捐款也不能少于一个亿,一千万,你好意思拿出来?”

“一千万根本不符合你首富的身份啊,一亿什么的对你来说毛毛雨啦,这点钱都不愿意出,这算不算为富不仁?”

“我身家就几万块,可是这次的事件我捐了100块,怎么的也算是拿出了身家的千分之几出来吧?你好歹也是世界首富,身家怎么的也破了千亿了,一亿都拿不出来?”

“。。。。。。”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逼捐的留言跃然网上。

现实当中,绝大多数人对逼捐都是非常的反感,类似的新闻在网络上没少见。

照道理说,这一次“逼捐”叶秋,是很没道理的事情,可是结果,竟然有一大批人同气连声,舆论汹汹。

这个事情很快地就吸引了许多媒体的关注。

虽然逼捐富豪的事情,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但是被逼捐的对象是国内外的当红炸子鸡

叶秋,那么这个事情想不成为新闻头条都难。

而与此同时,此前的点金系拒绝的那些慈善机构的化缘的事情,也突如其来地被曝光出来。

不少自称是某某慈善机构的人,表示,叶秋“小气”“抠门”他们早就体验过了。

原本,类似逼捐的事情,很多人都是会将其和道德绑架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一次,竟然有媒体表示:富人阶层为慈善多做一点贡献,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的体现,叶秋遭遇逼捐,不能一味地指责道德绑架,网友逼捐,其实是借叶秋这个最具财富辨识度的富豪,来表达对整个富人阶层的不满。

好嘛,被逼捐,还不能指责是道德绑架,而一些媒体的这个言论,竟然还获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古语有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叶秋的钱从哪来的?是从我们广大民众这里来的,做慈善捐款,难道不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一种体现吗?作为首富,叶秋难道不应该在富人阶层当中,做出一个好的榜样吗?”

“别什么事情都说是道德绑架,如果捐款让你伤筋动骨,那才是道德绑架,可是如果是力所能及的,却又不肯去做,那就不是道德绑架,而是本身就有道德问题。”

第988章 呵呵

叶秋被逼捐的事情,持各种意见的都有,一时间竟然盖过了原本的化工厂特大爆炸事故的新闻,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最具有代表性的,代表官方意见的华国日报上,从整个社会慈善现状的的角度去看待评论这次的叶秋被逼捐的事件。

华国日报:“从慈善事业的健全与完善的角度,舆论更需要关注的,是企业家,富豪,当前做慈善的困境,慈善运作平台的短板,以及多元化的慈善渠道,有效的慈善监管等等,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更具有水准的‘社会逼捐’,才能期待‘逼’出一个健康的慈善生态来。”

而有不少媒体也跟着报道,做慈善,捐款的多寡,是爱心的体现,如果逼捐,被捐款,这些带有明显的逼迫性质的行为发生,那么对于捐款者本身,就失去了做慈善,献爱心的愉悦感,甚至会产生强烈的反感,正是因为多了这么多逼捐的事件,才更能体现国内的慈善环境,和慈善意识的水平低下。

不过,对于这件事,很多人更想看到的是,叶秋会做出如何回应。

事实上关于逼捐的事情,现实社会上存在的太多太多的案例了,甚至在那些指责叶秋捐款少的网民当中,怕是也存在着类似的经历。

但是由己及人,所不同的是,叶秋更有钱,事实上,像爆炸事故事件,国内不可能每一个有钱人都捐款,只是,叶秋太有名了,所以才会首当其冲,成为人们发泄的渠道。

“你说我是不是捐少了?”安馨问叶秋道。

“一千万不少了,如果是我,我可能不会直接捐款,这一千万有多少能落实到真正的受灾的人的手中,我表示怀疑。”叶秋摇了摇头道。

“这个事情,你打算怎么处理?我总觉得这次的事情,和此前咱们拒绝那些人的化缘有关,还有几个自称是慈善机构的人说你一毛不拔呢。”安馨看着叶秋问道。

“管他们做什么?这个事情,其实是老问题了,其实被逼捐什么的,我早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逼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