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妖精女儿》介绍

作者简介:

藏尽楼兰,幼年随父母四海漂泊,在中华文明根基之上,亦受各国文化熏陶。因童年生活在非洲大陆,并未接受正规教育,所获知识大都依靠双亲指导及不断自修。其后随家人辗转到荷兰及挪威,度过一段青春时光。成年后,凭借自身爱好专攻建筑学,并取得硕士学位,后又成为新闻学博士。现常往返于中欧两地,为华人文化艺术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小说概略:

故事以精确到分的时间从上海开始记叙:情窦初开的美女“润儿”写给“Papa”的一篇清新动人的公开情书,在一个专业学术论坛ABBS上连载,好评如潮,“润儿”梦想成真。小说随后转变为记载“润儿”与“Papa”爱情经历的日记。由于神秘的“Papa”也加入创作,又涅槃蜕变成一部连同写作计划与写作过程本身在内、跨越真实事件与虚拟情节的网络小说。写到后来,越发不可收拾。文中的人物居然走出小说,甚至代笔作者;而读者也被小说对真爱的生命礼赞,对自我的真挚解剖感染得禁不住参与创作,并且最终成为小说中的人物。

这是一部看到任何一页,都不会知道下一步往何处发展的小说。这种悬念不仅仅体现在传统的情节上,而是发展到了写作者、文体及人物本身的范围,堪称博大。

在这里,“写”与“被写”,“写的人”与“被写的人”,皆浑然一体,互可进退。糅合并超越了传统的各种文学体裁,也完全颠覆了自《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以来,网络小说仅仅是把小说搬上网、或在小说内写写网的原始概念,而造就了全新的、互动式的、真正的网络小说。

整部小说的文字之优雅、结构之奇异、风格变化之剧烈、故事结局之精妙,堪称少有之上品。而如红楼之大量引用诗、文、歌、影,及作为真正意义上网络小说的独特意义,则足以成为近年来情感小说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妖精女儿》颠覆了传统文学所规定的一切框框,从而创造了在我们这个时代所能创造的一切体裁的新组合。

全文看点:

1、第一部真正的网络小说,网络与现实、小说中记叙的现实与连载本身互相交错;

2、多作者、多人称、多次颠覆重构的叙事结构,分镜头组合的电影模式;

3、小说、书信、日记、散文、议论、杂文、影评、古诗、现代诗、歌词、学术文章等十数种体裁的三维穿插;

4、登峰造极的爱情描写及丝丝入扣的心理刻画,堪称正在书写中的当代《爱经》;

5、非洲草原风情与部族生活的真实展现,对生命最初状态和生命延续的深刻反思;

6、如《红楼梦》那样,所引用原创诗词及歌曲、电影的精美绝伦;

7、恋父情结的猜想与被证实的误会;

8、美丽高贵的母女爱上同一个杰出的男人;

9、混血博士的初恋告白,当代爱情描写的语言范本;

10、国际化的华丽语言耐人咀嚼,中西文学大师精华生动再现,堪称21世纪华语文学拯救之作。

夸,不张狂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

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爱是永不止息。

——新约《哥林多前书》

一 Papa第一次见我告诉我生得像妖精,我直到现在还记得那一刻的欣喜若狂,这个神秘的名词一直是我所认为的对女性来讲最崇高的褒扬

2005…01…28 21:56

我的名字叫润儿,有着四分之三的中国血统,名字来源于对中国文学狂热迷恋的母亲对中国五行之说的笃信,我竟然生在情人节的黄昏,这一直是我长大后最为得意的根本。只是一直不懂这个世界用漫天的阴雨来拥抱我的同时,却必须要我接受用名字才可以化解缺水的五行。在一次古筝与钢琴的竞争中母亲侥幸胜出。从此我被她强逼着接受完全传统的教育,包括做一个有着传统优良品质的女人。与之相反的是我有一个非常小资的父亲。在他们经常的辩论中,我终于发现了更适于自己的一种生活。我从《聊斋志异》中发现了美丽女人的极至。我为我的邪恶想法沾沾自喜。

我急切地长大,开始学习我所理解的类似于狐仙的迷离的眼神和妩媚的微笑,以及背后隐藏的高贵的邪恶。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