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 (第1/4页)

刘晔更是将密探散步到了益州各处,长年收集关于天师道的情报。

经过几年的收集和整理,现在朝廷对于天师道有了更加细致的了解,这可与当年打黄巾贼不同,当时几乎是对黄巾贼缺乏了解,这才使得初期很多行动都不是特别顺利,甚至被动的进行了一些调整。

同样的错误可不能再犯了,所以别看还没开打,这情报已经收集的相当全面了。

“天师道的法术也偏重个人施展以及单纯的威力上面,变化并不多!”

刘轩一边听着一边结合那次与张修的战斗,明白过来天师道最擅长的雷法虽然威力惊人,但是变化不多而且并适合用在大军团作战上,难怪打个刘璋打了这么多年还没搞定。

正与刘晔讨论着,一直守在外面的曹苞突然急匆匆进来御书房,然后低声对刘轩说道:“陛下,快马急报:孙策与刘表开战了!”

说着话,将手上的奏表递了上来,刘轩接过后立刻打开来看,发现里面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却将事情说的很清楚。

大致内容就是孙策以报仇雪恨之名对江夏发动了进攻,江夏太守黄祖已经领兵迎敌,双方隔江遥望,已经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试探作战——黄祖在这几次试探中全面落在下风。

消息是直接从荆州送到的雒阳,想来兵部那边也是刚接到消息,只不过恰好刘晔就在自己这里,兵部那边只要在郭嘉的主持下商量出应对方案来就可以了。

将内容说一遍给刘晔听,这位兵部尚书立刻起身拱手说了句:“恭喜陛下,可收复天下江山了!”

刘轩迁都雒阳就是要对付南方,只不过缺乏一个合适的借口。甭管靠谱不靠谱,这借口还是要的。

当然,一切条件都成熟了的话,刘轩就算没有借口也无所谓,无非就是再多点骂名罢了。

可没想到的是,这还没过多久,才刚迁都,朝廷诸事还在转移当中,孙策就主动将理由送上了门。

不过仔细想想倒也不奇怪,孙策不是傻瓜,他帐下的文武更不缺人才,必然看的出来朝廷诸般举动的含义。

若不趁着朝廷还忙于迁都等杂事的时候动手,等朝廷解决了这些琐碎,那他们就真的没什么机会了。

还不如趁着这个时候,先把刘表灭了,然后卡住荆州门户,再依托长江天险割据南方,同时也能给自己争取足够的发展时间——孙策,同样需要来给自己的军队‘升级’。

第136章战船的建造

第136章战船的建造

孙策得到了于吉的帮助,虽然于吉也算是当今数的上的仙人,但那也分和谁比!

这些仙人也许可以在以前横行无忌,但如今……刘轩手上层出不穷的是手段已经让他们感到了压力,尤其是随着南华以及左慈的先后失败,于吉现在有点后悔自己居然选择扶持孙策了。

相比起南华拥有巨大的野心,左慈则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于吉在这方面的要求其实并不那么高,他只是希望可以成为国师之类的存在,然后发展一个由当权者支持的教派。

本来他觉得以孙策为主,自己只要小心应付一些特殊情况就好了,但现在看来自己的想法实在是太过天真。

从北方传来的消息不停的刺激着江东的所有人,于吉也知道自己不能再有保留了,否则就以孙策军目前的实力,根本就无法阻挡的住朝廷大军南下——原本他们还可以说自己有长江天险做为屏障,可随着悬浮车的出现,长江天险看起来也不是那么的不可逾越了。

因此,为了增加战略纵横,争取更广阔的回旋余地,孙策必须对刘表发动进攻,将荆州尽快掌握在手中。

这样一来,孙策在布防上也可以更加具备针对性——只需要陈重兵于荆州就好了,而徐州那边则可以适当的放松一些。

因为朝廷大军不可能放着荆州不管不顾而从徐州发动进攻,先不谈朝廷军马从雒阳到徐州然后再投入进攻需要多走多少路不说。

荆州可就在雒阳南面,如果夺下荆州,孙策也就具备直接对朝廷心脏发动攻击的条件,所以一旦孙策打下荆州,那么朝廷肯定会将荆州作为与江东孙家的主战场——徐州?撑死做个牵制。

实际上,在确定了将要对南方动手了之后,朝廷这边制订出来的计划还真与孙策猜测的差不多。

先期先放任孙家和荆州打生打死,反正以朝廷刚刚迁都,诸多事务乱成一团难以理清,兵卒军械也都在搬移当中,难以出兵为理由就能应付一两年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