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部分 (第1/4页)

这样一来他就不用再顾虑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想打就打,不想打就不打。

对于刘轩来说,北魏的存亡就在他的一念之间,而对于拓跋氏比较幸运的就是,目前刘轩还不准备打北魏。

而对于拓跋氏比较不幸的是,并非是刘轩永远都不想打北魏,而是他想在北魏身上进行更多的试验。

“对付匈奴的时候怎么不用?”

“那么点人,没必要大张旗鼓的!”

摆了摆手,刘轩指出了几个缘由:“而且匈奴完全是游牧民族,那飞船上的一些武器用来对付一群骑兵,实在是有点浪费了!”

大汉目前仅有的几艘实验飞船上装有武器,而且威力不弱,用来对付一群骑兵牧民?刘轩觉得还是用来轰炸城池比较合适一些。

考虑到这些情况的话,对付北魏自然要合适许多——北魏发展了这么多年,虽然和身处富饶之地的大汉不能比,但也修建起了许多城池,刘轩想看的就是飞船在对付这些建筑物的时候能够发挥出多大威力。

如果威力足够,以后大汉的军队就可以真正的成为一支‘机动化’军团,再也不需要靠双腿来进行移动,无论是天上还是地面都有合适的代步工具存在了。

加上通讯设备的渐渐完善,武器的多样化,只要等到这飞船开始正式生产,刘轩就可以发动一统天下的战争了。

而在那之前,刘轩还要测试亡灵军团的实际战力——起码就目前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孙策干的还不错,他将北魏西北的羯族几乎给屠戮一空(孙策虽然招集了一大批,但实际上这个区域生活着很多羯族人,只取了其中五万炼成兵马,剩下的都被杀戮一空),同时孙策开始慢慢调整行进方向,望着东欧方向前进了。

如果没有意外,也许很快就会遭遇日耳曼人!

“要不要留下些日耳曼人组个外籍军团?这些人打仗是真不错!”

p。s:什么俾斯麦、毛齐、古德里安、隆美尔之类的要不要有呢?

第63章如狼似虎

第63章如狼似虎

外籍兵团这个想法,刘轩也只是这么一想,何况就算真的他想组建这种军团那么实际情况也会有许多差异。

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刘轩知道的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会在最近一段时间出生的,最早的也要一千多年接近两千年之后。

因为离的越远的时代,受到的影响将会越大,谁也不知道一千多年以后地球会是什么样子,也许保不准刘轩一个不留神就把某个后世大能的老祖宗给干掉了,那么这个人还会出生吗?

另外,环境的不同还会培养出相同的人来吗?这些问题都足以让刘轩将那个想法当成一个纯粹的乐子放到一旁——至于为什么他没有担心国内的历史人物?这是因为就目前来说,国内受到的影响并不大。

因为他该打的仗都打完了,该杀的也都杀完了——相比起原本的历史,目前的汉人数量可不知道多出多少,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本应出现的人物似乎也应该会出现——起码就概率来说,他们的老祖宗还活着的可能要大的多。

总之,刘轩寻思的这个外籍兵团的问题,他就没往深了去想,所以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后他就将其扔到一旁了。

相比起要不要招募一批日耳曼人之类的事情,眼下更重要的是要好好的将鲜卑三国给并进来。

实际上大汉早就开始了动作,宇文、慕容、段三家都派了族中重要的人前往雒阳,针对三国并入大汉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只不过这种讨论更多的就是一个形式上的过场罢了,真正的情况是大汉只需要将三国直接划进大汉半途,然后单独划分为一个州,同时鼓励大部分鲜卑百姓内迁,同时迁移一部分中原汉人前往那个地区居住,以汉人和鲜卑人混居的方式进行彻底的同化。

至于待遇?汉人怎么样鲜卑人就怎么样,依旧奉行着刘轩当初制订的那一条:一视同仁。

可以说,如何治理那些地方,收进自家囊中后应该怎么处理,大汉朝廷那边早就有了详细的计划,这种情况下鲜卑三国派来的代表似乎就是一个摆设?当然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为自己或者说自己的家族争取利益来的。

国家没了,那么他们现在关注的就是自己的家族,这意味着他们几家未来在大汉中究竟会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锦衣玉食过了,谁愿意过苦日子?

而且这几家也不傻,起码宇文家和慕容家都明确表示,希望自己族中的年轻人能够进入大汉最高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