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遇佛杀佛!”来人大喝一声,身剑合一,刹那间,穿透了张秀琳的防线,手中枝条狠刺她的咽喉。

“住手!”李燕青大吼一声,须发喷张,长剑出鞘,欺入了爱妻身侧,一招‘拦江铁索’,直削对方枝条。千钧一发之际,来人猛然惊醒一般,煞住身形,躬身如飞梭般移形换位,激退回原处,那带起的凛冽劲风,仍然吹得李燕青夫妇,联袂劲风飒飒鼓荡。复‘嗤’一声响,来人松开的枝条,被张秀琳一剑数段,散落地上,犹风云惨淡。

一去一来刹那间,旁人看来,只当是张秀琳及时出手,削断了来人的枝条,却不知方才的凶险。

“好!”李君胜开心的赞道,以为是奶奶赢了,众人却是看得忘了喝彩,闻声才醒悟,一片赞叹之声唏嘘。

“晚辈输了。”来人躬身抱拳一揖,说道。

“老身输了。”却是张秀琳同时说道,皆是一愣,相视微笑。

听得众人云里雾里,来人心里不由佩服万分,暗想:“一个享誉几十载的前辈,却轻易舍得放下所有,坦诚认输于人,怎样的磊落胸襟了。”

“是晚辈输了,如不是晚辈退的快,便要被伤到了。”来人仍说道。

“输赢何足挂齿,只要不伤到人就好。”李燕青叹道,心有余悸。

却说得来人脸上一红,惭愧不已:“方才失礼处,晚辈给诸位赔不是了,罪过,罪过。”

“废话少说,接我一掌试试!”李燕青突然说道,也不待他回答,口喝:“看招”,便是一招天罡掌‘山青一色’,竟是毕生功力!张秀琳欲阻止已是不能。那凛冽的掌风,封住了来人周身之地,大有撼山倒海之势,激起了对方护体神功,澎湃内力的回应。

“噫哈!”来人呵斥,身、语、意合而为一,有别方才剑法的邪气,一身凛然如金刚怒吼,铁拳迎上,隆隆破空劲风,遒劲雄强。“砰!”得一声巨响,拳掌交实,俩人皆是纹丝不动,那崩散的真气四处喷涌。

惹得张秀琳失声惊呼:“混元金刚拳!”(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回 昆仑派

西天昆仑,

山海经曰: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

乃龙庭之脉、万山之祖、纵横连绵数千里,山峦幽秀,万物尽有,引得莘莘学道之士,接踵前往修炼。诗仙李白有赞:“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的美诗。昆仑派便位于其中的玉虚峰上,以山得名昆仑派。本来远处西域,从来不履中土,一直以来,不大为中原武林所熟知。

时至昆仑派出了个百年不遇的“剑圣”昆仑上人李光廷,其人疏狂,颇有书呆子的痴气,为穷武学巅峰,亲赴少林,领教了少林派七十二项绝技。凭着武功卓绝,剑法超群,竟连败七十二高手,甚至与十八铜人罗汉阵相匹敌,虽最终被圆清方丈的大般诺无相神功击败,但是自此以后,昆仑乾元功、天罡剑掌,一举震惊中原武林,昆仑派才开始闻名于天下。李光廷一生痴武,笑傲江湖觅知音,却惹出一段风流往事,终至看淡人世,厌倦名利,回归莽莽昆仑上,潜心研习武术技艺和道门内功,授徒颇丰。昆仑派众虽远离中原武林,实则是高手林立,每一代皆有享誉江湖的绝顶高手,为武林人士所共仰。

李光廷的曾孙李燕青,号逍遥子,有其曾祖父当年的风范,不但乾元神功精湛,尤其以天罡剑掌之八卦龙形为能。年轻时下山游历闯荡,遍访名川大山。觅英雄豪杰切磋学习武艺。彼时正值唐朝灭亡后,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淮南藩镇王吴济元拥兵自重,雄霸一方自立为王。其人手下有数十员猛将,和十万精兵,坐镇的缁州城,号称天下最难攻取的堡垒城池。这吴济元自命乱世枭雄,凶残无道,视人命为草芥。致使百姓流离失所。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当时江湖上,便有很多英雄豪杰,都想暗杀了他为民除害。却都悉数败在了他豢养的武林败类手里。其中。尤以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关中丁卯良兄弟为最,其人使得丈八方天戟,力大无穷。锐不可当,刺客往往还进不了其身旁,便已经被他挑刺身亡。其弟丁卯士则阴险狡诈,诡计多端,是枭雄吴济元的幕后军师,一文一武兄弟俩,深得吴济元器重,任为左膀右臂。

江湖中有一新晋的巾帼英雄张秀琳,江南一代名侠范熊之女,使得一手追星剑法,世所罕见。长得貌似海棠凝露,却济世为怀嫉恶如仇,不惧艰险,孤身一人夜~闯吴皇府,欲刺杀吴济元。正要突袭得手之际,却被赶来的丁卯良救下,如是反复几次刺杀,都未能成功,却反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