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了没一个月就和本土势力起了摩擦,原本准备盘下的一家夜总会也因为对方的阻挠告吹了,下来接连几次投资都没办成,到这他也算是真正明白当初来京城前干爹的那句话了。

“文华,你想闯京城,干爹不拦你,不过你去之前要做好心理准备,那地方就是个大磨盘,再好的豆子进去,出来的也就剩豆渣和豆浆了”

经过半年的折腾,何文华浮躁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静下心把这半年多的经历回想了一遍,最后做了个谁都看不明白的决定,盘下了这家不温不火的茶馆,因为有人阻挠,原本只需要一千万的价格愣是被顶到了三千万,何文华却二话不说,直接给盘下了。

随后的两年里,何文华什么都没做,就躲在这院子里练功,至于外间茶馆的生意也交给了手下打理,两年里,这茶馆没赚钱不说,他还往里倒贴了几百万,不过接下来发生的事却是让人大跌眼镜。

见到何文华像老鼠一样缩进茶馆,这本土势力也渐渐失去了耐心,要说他们还真有些怕这小子,那一身功夫可没少让他们吃亏,把这么个人放在身边,有种寝食难安的感觉,两年后的某一天,一大帮小**堵在了茶馆门口,连门口的迎宾小姐都给吓跑了,只是即便这样,何文华依旧没有现身。

只是没等他们动手砸店,一群荷枪实弹的武警将周围团团围了起来,二话不说直接将这帮小子给逮进了局子里,从那以后,何文华堂堂正正的坐进了茶馆大堂。

紧接着,何文华像是坐火箭般,连连拿下了好几个娱乐场所,这中间再没遇到过任何阻拦,“何文华”这三个字也渐渐的在京城道上响亮起来。直到京华娱乐城的横空出世,俨然已经成了京城道上的一方大佬,完全有了和本土势力叫板的资格。

要说何文华能够顺利在京城站稳脚跟,还要从他盘下的这间茶馆说起,原来,经过大半个月的深思熟虑,中间又和干爹通了几次电话,倒是悟通了些道理,那便是“借势借力”。

他何文华在京城没有根基不假,可不代表他不能建立根基啊,上杆子的去结交权势肯定是不行的,就凭他一个二十出头,不知根知底的毛头小子,谁敢和他纠缠不清,再说那些本土势力早就已经根深蒂固,想要绕过他们结交权势,那根本就行不通。

既然这方法不行,何文华就用上了“盘根”的法子,这“盘根”是道上的说法,就是说当你初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在没有完全摸清这地方错综复杂关系的时候,不要贸然的扎根,而是在一个毫不起眼的地方先播下一颗种子,等他悄悄吸收养分,破土而出,到那时这土壤的酸碱性,微量元素的含量也就一目了然了,而且当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后,自然也就和周围的土壤有了联系,虽然只是一颗幼苗,可为了使它能够茁壮成长,身下的土壤必然会竭尽全力的提供养分,到这时这根也算是盘下了,至于今后能不能长成参天大树,那就要看这根能伸多远多深了。

第75章 顽疾(求收藏、推荐)

求收藏、推荐!小水拜谢啊!

在何文华决定用“盘根”的法子立足京城后,下面便是寻找那播种的地方了,用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他跑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最后却盯上了这间毫不起眼,生意也是不温不火的小茶馆。

要说赚钱,这茶馆的生意就是再好上十倍,他何文华也看不上眼,真正令他心动的是那些来茶馆喝茶的人。为了打探茶馆的虚实,那半个月里,他啥也不做,从大早上就坐在茶馆里,一直到打烊才离开,看着形形色色的人进来出去,最后总算是看出了点名堂,再一打听,心里那就是一喜。

原来,这茶馆的主人是个国学大师,快八十岁了,写得一手好字,在京大和华清做过几年教学工作,他那时候的学生现在一个个也都平步青云了,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平日里他的那些个学生没事就会在这茶馆里聚聚,这社会有眼力劲的人可不少,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渐渐的,这茶馆倒变成了官场中人附庸风雅的场所。

老人家八十多岁了,后辈不愿见他再为这些事操劳,为他在玉泉山附近置办了一个院子,这样一来,茶馆自然就没法兼顾了,所以准备盘出去。

了解到了上面的情况,何文华二话不说直接找上了这位大师的后辈,对方倒也不失风范,这价也没乱开,只要了一千万,就这价比现在京城的市价都要低上一成,不过却是附带着一个条件,那就是盘下茶楼后不能用做它用,必须继续开茶馆,当然这条件对何文华来说根本就算不上条件,他原本就没打算做其它生意。

这人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