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 (第1/4页)

在不丹找幸福(2)

不丹非常重视他们的文化,也强调文化的独立,因为国家太小,一旦开放,可能很快会被外来文化吞没。为了保证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不丹能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文化,他们不主张广泛外交,甚至对文化、旅游都有限制。不丹谢绝背包客,每天最多接待三五千名客人,且每个人至少要交200美元才能去。另外,他们强调要渐进式发展经济。当我们离开不丹,回到曼谷转机时,熟悉的观念又再次回来了,物质还是很重要,在不丹每天吃得不好,我们都瘦了很多,而且大家洗澡、走路都觉得很不方便,据说他们在9年前才开始有电视看。不丹可能算是一个极端,物质比较贫乏,精神、文化保持得比较好。实际上北欧一些国家更值得关注,物质和文化两边都平衡得比较好。这次探索带回的命题就是和谐社会的建立,我们应该去作一些个案比较研究。

不丹这个国家非常独特,他们的公务人员都是非常优秀的,我见到一个电视台制作人,在美国攻读的新闻硕士,我问他不丹怎么有这么多名校毕业的学生,他告诉我,不丹有1 900名公务员,60%在国际名校进修过。

正因如此,他们采取的数据化管理方法,公务员团队是能执行的。他们还有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督导各部门,相当于我们的精神文明办公室,定期来看哪些指标达到了,他们的执行团队大部分在国外受过教育,非常懂得如何用这些方法来执行,这是不丹的可贵之处。

不丹不需要谷歌?

不丹是一个宗教国家,民族比较单一,人民一直生活在宗教信仰中,所有出国留学的人没有滞留的,国家这么穷却基本都回来了,我很好奇。制片经理跟我讲,因为这里有方向感,西方虽然很好,但是他们不知道该往哪儿去,没有方向感。而一回到不丹,看见经幡,看见寺庙,看见僧人,他们就知道自己在哪儿,要去哪儿,会怎么样。他还说了一句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他说:我们在不丹不需要谷歌,每一个人都是谷歌,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前行的方向。

在僧人比士兵多的不丹,人人安贫乐道,人人都有方向感,令我很感动。当今社会很多人感到焦虑浮躁,容易失去方向感,同时也失去了搜索的功能,而“方向感”这三个字一直在我心里萦绕,我在思索,一个好企业同样也要让员工有方向感,回来以后我就要召集人力资源部门开会,加强员工培训,作价值观的引导,让万通人有明确的方向感。

有幸,不丹国师还邀请我们一起去他家做客。一进去后的心理落差让我们惊讶不已,家具和陈设极其简陋。国师说:我们的人民都是这样,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比较平均的。以前我曾研究过实现幸福的两种方式,一是管理好欲望,二是增加满足欲望的手段。通过减少物质层面的欲望,增加精神的和对未来世界的预期,这是宗教做的工作。宗教还做一件事,就是培训,一本书几千年,通过寺庙、清真寺、佛堂以及教堂,经过师父、阿訇、牧师这些人不停地在宣导,其实这就相当于培训。培训的结果是什么呢?宗教成为天下第一品牌。

而现代社会我们通过科技、权力、军队、金钱寻找满足欲望的手段,可是这种满足是阶段性的。比如渴了,买了一瓶水喝,满足了,但是我又想喝可乐了,喝完可乐我还想吃哈根达斯。实际上物质手段、权力手段永远落后于欲望,满足只是瞬间的,不足感永远存在。这给我们一个启发,公司做管理的时候,要两方面用力,除了给员工物质激励,给予期权奖励,也要有一个精神、价值观、欲望的管理,这样公司的员工才会感觉很幸福。

这使我想起在沈阳看到的一家公司,老板是天主教徒。他的员工每天也培养天主教的精神,到处都写着爱,主啊,爱你,对客户特别好,员工工资不算高,但相互充满了快乐和慈祥,公司的生意还巨好。

不食人间烟火的孩子

不丹的尼泊尔移民比较多,所以他们一直坚持在文化上独立。保持文化的传承和独立,是他们国家独立完整的前提条件,后来我通过观察发现,小国跟大国想问题确实太不一样。我问国师为什么不跟中国建交,是不是跟中国不好,国师说,不是不好,是我们没有能力。我头一次听说跟某个国家建交还要能力。他说是啊,全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每个国家建交都要建立使馆,有使馆你就得派人就得买房子,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花这个钱,而且我们跟很多国家没有联系也不影响什么。目前我们在全世界只与5个国家有外交关系。

不丹中央政府财政的40%来自于印度的支持、补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