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 (第1/4页)

刘娥听到此处,也明白石坚的用意,她在帘后说了声:“石侍郎说得好。”

那个传教士听到此处,终于明白这个身受这个大国上下喜欢的少年官员不是信仰天主教的教徒,虽然他对天主教义十分熟悉。不过失望归失望。不过总比早期欧洲国家对待教徒态度好多了,况且这次他带着几十人来传教也没有打算这么顺利地。甚至都准备了遭受牺牲的打算。这种结果比他所想的还要好得多。

终于宴会结束了。要不是现在朝中情形诡异,今天又给了这些官员增加了无数地话题,他们不但听到过许多稀里古怪的事,也看到了许多稀奇古怪的人,同时再一次见识了石坚的才华。另外还有一点叫他们纳闷的,这样一个有本事的海客,为什么和石坚父亲交谈过一次,就从此不见了?

石坚也回到了家中,却看到一个人在等他。正是那个上次交给他针筒的刺客。这个针筒还等于救了他一次。否则当时还真说不定让沙戒将自己制住。所以护卫都知道这个人没有恶意,让他进了石府。

看到了他,石坚十分高兴,他倒不是念着这个人给他针筒,而是想到既然他能造出这个针筒,对机关设计肯定有一套,这可是一个人才,以后会有大用。

石坚连忙吩咐红鸢给他倒茶。然后很有礼貌似地问道:“请问壮士尊姓大名。”

那个刺客虽然是一副酷酷的模样,也被石坚这样客气的语气弄得受宠若惊。欠身道:“不敢当。在下叫王朝。”

王朝?石坚差一点冒汗。他小心地问:“那么你有没有一个兄弟叫马汉地?”

王朝挠挠头,不知道石坚问话的用意。说道:“没有啊,即使在下有兄弟,也姓王,不会姓马啊?”

石坚一拍脑袋,心想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着了,自己怎能将小说中的人物带入现实中来。

他又问道:“那么王兄前来有何贵干?”

石坚很喜欢和普通老百姓称兄道弟,这让许多礼仪官多次进谏,但石坚就是不改,不过老百姓却十分喜欢。那个王朝更是让这声王兄喊得骨头都酥了。他说道:“不敢,不敢,不过在下这次真的有一件事对石大人说的。”

“哦,什么事?”

“石大人,你现在在查皇宫一案?”

“对啊。”石坚也不奇怪,这个刺客是丁谓的人,现在改暗从明,只是身份没有暴露,皇宫的事丁谓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他听到了一点风声也不奇怪。

“那么石大人是不是查到有许多道士参与到其中?”

“是啊,难道王兄知道了什么消息?”

王朝脸色郑重地说:“石坚将参与皇宫里命案的几个人理出来,就不要往下再理了?”

“为什么?”石坚感到奇怪,难道还有什么势力能凌架于皇权之上?

显然王朝看出了石坚地疑问,他知道这个少年正直,如若让他知道了必然会查下去,这样一来反而是害了他。他着急地说:“石大人,你就别要问了,在下就求你这一回,这件事你就别过问。”

他不知道他越是这样说,石坚越是好奇。在石坚记忆里好象宋朝并没有大的邪教活动,相反元朝、清朝和明朝都在这类活动组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白莲教。可在没出息起事之前,他们也惧怕这官府。他更是问道:“难道他们比朝廷势力还要大?”

ps:关于犹太人的历史和基督教的历史我写了一篇文章在外篇,有点长,如果感兴趣可以看一下。

( )

第一百五十一章 天龙

王朝皱着眉头说:“石大人,在下真的不能说,这可是为了你好。”

石坚说道:“王兄,本官有一个比喻,这里有一块很大的石头想要把它搬开,你是说用人硬把它抬走,还是用一根竹杠将它敲走?”

王朝说道:“当然用竹杠将它敲走省力了。”

石坚一抚手说道:“对了。本官也是这么认为的。现在这个幕后的人竟然敢连皇宫的主意都想打。本官不管他们有什么目的,或者说他们有什么想法,但是皇帝和太后的安危关系到国家的稳定。王兄,也许他们做得还不是尽善尽美,但比起历代王朝,他们对待老百姓怎么样?”

王朝答道:“应当在上等。”

这是他说的本心话。如果论起宋朝这时候人民的收入和安宁情况,的确很少有朝代以及各代帝王手中的百姓相比的。

石坚又说道:“并且当今圣上虽然还很年轻,但本官可以保证说他将来的作为和对待老百姓比先帝还要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